2017年03月15日05: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
|
穩中求進加油干
一年開端看兩會。今年工作怎麼干?代表委員們凝聚共識,信心滿懷。
“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政府工作報告話語鏗鏘。
“穩是大局,著力穩增長、保就業、保民生,才能確保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河南省政府參事陳國楨代表說,去年,我國經濟在攻堅克難中實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然而,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一定要穩住大局。政策穩,預期穩,市場才能穩,才能增強企業家信心,不讓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出問題,才能為推進各項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穩中求進,不是不作為,而要奮發有為。“脫貧攻堅不能急於求成,越是任務艱巨,越要苦干實干。”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東望山鄉常峪口聯合黨總支書記郭建仁代表說,“我們把農業結構調整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推進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引導龍頭企業參與扶貧開發,讓貧困群眾在產業鏈上穩增收、快致富。”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關愛和代表說,推進各方面改革發展,穩是第一位的,同時要在穩的前提下積極進取,在戰略上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抓住關鍵點,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穩中求進,重在實干。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張利平代表說:“內蒙古的資源型產業比較大,服務業質量不高,經濟轉型升級任務重,我們要在穩的前提下,不斷深化改革,加快結構調整,構筑新的產業體系。”
“穩中求進也是企業必須秉承的基調。”中船重工風帆股份公司董事長劉寶生代表說,當前實體經濟遇到一些困難,首先要“穩”住,想辦法不被市場的大浪沖垮,然后在質量創新上下大功夫,以“進”贏得市場先機。
“實現經濟社會穩步前行,必須抓准重點,聚焦實處。”億利資源集團的王文彪委員說,在生態脆弱的地區進行精准扶貧,既要解決綠起來的問題,還要解決富起來的問題﹔既要解決貧困地區的產業問題,還要解決貧困問題,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
團結一心、苦干實干。“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要體現在各項措施和行動上。” 陳國楨說,要聚焦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聚焦影響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態,以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
深化改革更有力
“堅持以推進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代表委員們認為,這為做好今后一段時期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謝泉代表說,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理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才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
扎實有效去產能。謝泉說,去年貴州省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壓縮粗鋼產能220萬噸,關閉煤礦121處,對上千家企業實施數字化、信息化改造,促使企業加快綠色改造,提質增效。今年要繼續推動化解過剩產能,敢於啃“硬骨頭”。
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梁鐵山代表說:“煤炭企業處在去產能的第一線,我們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會很多。特別是去年,省裡在關閉礦井、退出煤炭產能、安置職工等方面多措並舉,經濟結構得以優化,發展質量效益有所提高。”
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委員說,進一步進行徹底的政府改革,大幅度地簡政減稅,才能真正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形成內需驅動型經濟。
多措並舉降成本。今年將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的范圍﹔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今年由四檔稅率簡並至三檔,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降成本,讓企業更加輕裝上陣。”雲南昆明諾仕達集團董事局主席任劍崢代表說,“政府出台減稅降費政策,企業能夠擠出利潤,加大創新投入。下一步我們將規范生產經營,完善產業鏈條,開拓發展新空間。”
企業發展信心更足了。雲南白藥集團董事長王明輝代表說:“有些成本要通過企業自身努力來降低,有些成本需要政府幫助。實施營改增后,我們公司的增值稅抵扣范圍擴大了,切實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精准加力補短板。“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短板。”謝泉說,貴州繼續深入實施精准扶貧戰略。今年確保搬遷75萬人,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目前脫貧攻堅到了關鍵階段,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貴州省確定由20位副省級以上領導干部,挂幫20個極貧鄉鎮,不脫貧,不脫鉤。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道喜代表說,生態環境保護是國家的基本國策,補生態短板,廣西一直把環境保護擺在重要位置,提出“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的目標任務,出台了海洋保護、鄉村清潔、飲用水水源保護等一系列法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既需要各地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法律保障。
多措並舉擴內需
消費信心越強,經濟發展越有動力和后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讓群眾消費少煩心、多舒心。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國秀代表說:“我們做食品行業的,要時刻如履薄冰,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更加適應。”
“現在人們更加注重健康、綠色、安全的產品,而干淨、原生態正是西藏所具備的資源。”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雲丹代表說,今年將進一步調動牧民群眾的積極性,開發旅游、藏醫藏藥、民族手工業等市場。
陽國秀說,消費升級帶來的是高品質產品的消費,呼喚的是品牌。如今,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對企業而言,品牌代表著誠信、品質,代表著工匠精神。要創新理念、創新產品,更好地滿足大眾需求。
福建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鵬代表說:“目前國內市場還有大量中高端需求,很多消費者依然從國外購買。我們將更加注重供給對需求的適應性,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傳統商業創新轉型。合肥百大集團董事長鄭曉燕代表認為,要進一步貼近消費者,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服務水平,推動模式創新。
補短板助力擴內需。山西省忻州市長鄭連生代表說,今年是忻州的教育振興年,將抓示范幼兒園建設,新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等,真正提升群眾科技素養和水平,增強發展軟實力。
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委副書記彭措代表說,下一步阿裡將依托中心村、小城鎮、國省道、旅游沿線、產業園區和縣城6類區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確保搬遷出來的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一舉兩得。”
“擴內需關鍵是找准發力點。‘十三五’期間整個中國養老市場消費將超過10萬億元,年均增長幅度將達17%,是極好的發力點。”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代表表示,助餐、助行、助醫等養老消費需求或成為企業發展“藍海”,今年將重點關注養老服務市場。
集聚發展新動能
增速換擋,動能轉換,中國經濟正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創新成為時代強音。
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不靠創新沒有出路,創新的根本是核心技術,也是產業升級的‘硬指標’。”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代表說,早在1998年,海信便進入智能交通領域,從基礎研究突破,最終打破國際壟斷。有了核心技術,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為方便居民出行提供服務。
創新帶來新活力。“網絡提速降費,會激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永宏代表說,作為國家打造的西部創新中心,重慶去年在西部各省區市中第一個實現行政村通4G,今年正在爭取申請國家5G項目的試點。“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技術,將為無人駕駛汽車、智能裝備等高新產業帶來機遇。”郭永宏說。
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沒有落后產業,隻有落后的企業。隻要堅持技術創新,就能贏得市場先機。”馬鋼技術中心車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江波代表說,馬鋼正在籌備建設國家級輪軸技術研究中心,依靠自主技術體系來支撐軌道交通。“下一步我們要爭取將動車組的車輪實現國產化替代。”江波滿懷信心地說。
“我國科技發展已從原來以跟跑為主,變成目前的領跑、並跑、跟跑三跑並行。”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代表自信地說,安徽已進入創新發展的最好時期,下一步將著力提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創新能力,為全省乃至全國創新發展提供新經驗新成果。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國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途徑,就是完善基礎研究、保護知識產權、廣聚天下人才。”福建國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鷹代表說,國脈將創造條件廣納全球人才,讓人的智慧高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讓科研人員不再為雜事瑣事分心勞神,這說到了我們科技人員的心坎上。”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技術評估與轉移服務中心主任楊帆代表說,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整合技術、人才和資金創新鏈條,創新一定能激發乘數效應。
增強百姓獲得感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百姓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住房、保障等每個方面都有“大禮包”。
“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青海省委常委、秘書長王予波代表說,不少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正是工作中的短板。不僅要有想法,更要有辦法,以抓鐵有痕的狠勁,著力補齊生態、教育、醫療、扶貧等各方面的短板。王予波說,青海今年將繼續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經濟、民生改善和民族團結等出台舉措,增進人民福祉。
民有所需,政有所應。“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提高,用藥保障范圍擴大,這是基層群眾最盼的事。”雲南昆明官渡區六甲街道福保社區黨委書記楊明代表說,“我們要把這些好消息帶回去,落實好各項政策,服務好老百姓。在日常工作中,多傾聽群眾的瑣碎事、煩心事,為他們排憂解難,不能讓老百姓跑斷腿、磨破嘴。”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免學雜費,這將給農村孩子更公平的機會。”貴州省六盤水市實驗小學教師吳明蘭代表說,去年貴州建成40所省級示范性中職學校、300個農村幼兒園、300個標准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和1000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這表明貴州不斷發力,努力補上教育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區域和校際辦學差距。
“政府過緊日子,換百姓好日子。政府工作報告裡干貨多、接地氣,讓我這個來自基層的代表感覺非常解渴。”湖南省新化縣曹家鎮展望村村委會主任楊娟娟代表說,“現在農村政策好了,保障多了,隻要大家努力干,日子會越來越好。”
“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幾乎每個老百姓都能獲益。”四川德陽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守培代表說,對群眾反映強烈、期待迫切的問題,有條件的要抓緊解決,把好事辦好。抓民生工作落實、落細、落小,把工作的實績寫在老百姓的“幸福賬單”上,真正讓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本報記者王浩、丁怡婷、何聰、常欽、郝迎燦、李茂穎、齊志明、史自強、何璐、瓊達卓嘎、趙貝佳、周亞軍、吳儲岐、徐靖、王沛、申少鐵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