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7全国两会

履职故事

2017年03月08日04: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吕建中委员——

落地有声 

推动“一带一路”信息共享

本报记者  王比学

3月3日,在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时提到,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建议被采纳。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会长吕建中委员很自豪,“不仅建议被采纳,我们还有了实际行动,由61个国家级商协会发起成立的网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始运行。”

作为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这种自豪感在吕建中身上已有过多次。利用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这些建议,有的被写入政协工作报告中,有的被写入《博物馆条例》中。每每说起这些“落地有声”的建议,吕建中都很得意。当然,他最得意的,还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所做的那些事。

早在2001年,吕建中就开始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并利用政协委员身份不断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与呼。他建议,充分利用和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家级商协会组织的丰富商贸资源,整合国内外资源,形成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龙墨委员——

切中问题 

听力师纳入国家职业大典

本报记者  李  霞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墨委员,至今仍记得自己的第一份提案,是“关于建立听力学专业学科及专业资质的提案”。

什么是听力师?简单地说,就是为听力残疾人做听力测试和诊断,并指导康复。在治疗和教学过程中,龙墨发现,受助者要取得好的康复效果,需要专业团队支持,听力师是这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时,我国大专院校依托其它专业,每年只能培养少量听力专业人员,毕业后到临床又无相应的专业技术系列,导致无法晋升职称。这种状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力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听力治疗专业的人才培养。龙墨委员认为,社会对听力师有很大的需求,应当建立这样一个专门学科和专业技术系列,切实推动这一专门职业发展。花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之后,她认真地撰写了自己的第一份提案。

次年,龙墨配合中国残联人事部门,专门就残疾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和人社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2014年年底,听力师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大典专业技术系列。

“这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得来的。多年来,有关部门、团体和专家,都通过不同渠道做了大量的努力。”对龙墨来说,“身为一名政协委员,反映困难群体的声音,推动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向惠玲代表——

关注弱势 

让阳光温暖“星星的孩子”

本报记者  王云娜  陈亚楠

“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手……”一首引导自闭症儿童认识自己的儿歌,广西桂林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向惠玲代表已经带着孩子们唱了无数遍。8年前,她在福利院做义工时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星星的孩子”,从此就把孩子们的未来扛在肩上。

“一首简单的儿歌,5岁的儿童学了3年,但很快就又忘了。”向惠玲说,“当时大家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不多,我觉得自己是全国人大代表,一定要为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做点什么!”

向惠玲一头扎进对自闭症的调研。“有的家长因为治疗过程艰辛放弃治疗,有的家长还会对孩子施暴。”她走访了许多自闭症孩子家庭,发现大部分家庭都陷入困境,更有家庭因此破裂。另一方面,国家缺乏对自闭症患者的救助体系,“有一个家庭,两个孩子都有自闭症,父母只能拼命去挣钱,爷爷奶奶不知该怎么办,只好每天都把孩子送去福利院。”

针对自闭症患者家庭的苦与泪,向惠玲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为自闭症患者制定扶持政策的建议:应对自闭症患者家庭提供照料津贴;大龄自闭症患者无法独自生活,应使他们可以得到适当的安置托养服务……经过她的呼吁,“星星的孩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弱势群体‘发声’、让阳光照进被忽略的角落,是我履职尽责的最大意义。”向惠玲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8日 16 版)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调查

两会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