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7全国两会

热点热议

2017年03月11日04: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怎样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

治河治湖要形成合力

目前河长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中合肥自2013年以来,整治排污口225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1114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14.5万平方米、河道(沟渠)清淤562公里。为确保河长制取得成效,各级河长不仅要自己带头干,还要学会带领干,形成呵护河湖清水强大合力。比如,纵向上要完善三级“河长”体系,落实市、县、乡镇职责,横向上要纳入水务、环保等10余个部门,明确各方职责。此外要增强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环保举报热线、官方微博等平台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 “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风气。

(本报记者  徐  靖)

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委员

建章立制保护稀缺水资源

推行河长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让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河流、湖泊、水质的保护。落实河长制,有以下重点:一是水污染防治,要把直排污水口堵死,不允许直排,查清楚哪个乡镇、哪个企业在排放。二是水生态修复,周边湿地、植被要进行保护。三是水环境监测,随时监测和了解水质变化。最核心的还是保护稀缺水资源。相信通过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夯实责任、社会监督,通过3到5年治理,水质会有显著改善。

(本报记者  智春丽)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代表

责任到人与社会监督并举

河长制把环保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是环保责任的人格化。从上海的实践看,担任河长的从市长到村长都有,有的管大河有的管小河。在推动河道整治方面,从技术、资金到法律、执法力量都有安排,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专人来协调推动,体系变得更完善。要注意的是,有了河长制,治理污染的真实成效,就不只是政府说了算,而是要靠科学数据评定和社会评价结合,并实时公布实情,才能赢得民心,让水环境治理形成更高的社会共识度。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代表

加强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

天津市2013年1月开始在全市实行河长制管理,为了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责任体系,在加强管护力度基础上,专门制定奖惩制度强化河长考核。同时,要加强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在河道路口、桥梁等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公示河道名称、河长姓名、联系方式、职责等信息,方便市民对河长监督。向社会公布水环境24小时社会监督电话,专人接听市民反映的各项水环境问题,督促各级责任人和管理部门对问题及时处置和解决。

(本报记者  靳  博  丁雅诵)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代表

立起责任牌列出任务单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官,千千万万名“河长”是河湖管理保护制度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河长”的权力,如今更应关注“河长”的义务。为确保河长制效用最大化,要给每一名河长立起责任牌、列出任务单:对沿河污染源进行了几次督查、排污口的分布是否了解、民众往河里倒垃圾的问题如何解决?每个问题都要落到纸面、落到实处。明确责任还要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履行责任好的,要予以公开表扬,执行不到位,则要严肃问责。

(本报记者  王伟健  侯云晨)

贵州省黔南州政协副主席张加春代表

应与生态补偿机制配套落实

河长制应向镇村基层延伸,因为沿岸群众既是排污者、又是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潜在受益者。贵州正开展“双万保洁工程”,对有河的1万个村,聘1万名河湖保洁员,负责所辖河段河湖日常巡查。河长制还应与生态补偿等机制配套,使保护者从护河中受益。比如赤水河流域实施双向补偿,即上游毕节市出境断面水质优于Ⅱ类水质标准,下游受益的遵义市应缴纳生态补偿资金,如果水质劣于Ⅱ类水质标准,毕节市应缴纳生态补偿资金。

(本报记者  郝迎灿)

怎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全国台联原党组书记梁国扬委员

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涵养

基础教育是传统文化生长传承的土壤,只有抓好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才能具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以书法为例,书法进课堂活动已推行了多年,各地很多创新性的做法让书法学习更有乐趣,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比如真正懂书法、会教书法的老师不多。因此,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师范类院校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比如开设书法课、国画课等,为未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 

(本报记者  季  芳)

中部战区某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徐洪刚委员

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当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到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占据主导,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相当薄弱,这就导致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掌握比较粗浅、表象。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在各学校阶段的学科教学中,充分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打造书香校园,在校园内巧妙布置唐诗宋词匾牌、民族英雄塑像、美德格言等;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弘扬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魏哲哲)

贵州省歌舞剧院业务办副主任雷艳代表

深掘古村落民俗文化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口增多,导致古村落“形”“魂”消失。“形”主要体现在建筑方面,很多古建筑长时间没人居住就腐烂了;“魂”是就文化而言,很多村民外出务工,没有了乡愁文化传承的氛围和平台。保护古村落应以人为本,要让当地居民从保护中享受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古村落保护一定要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一些旅游形成规模的地方,建筑和文化保存相对完整,但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深度挖掘文化和民俗,形成发展优势。

(本报记者  郝迎灿  史鹏飞)

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公司董事长韩再芬代表

激发传统艺术创造活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以前很多院团面临倒闭,如今有了政策资金扶持,从民间到国家院团都展现出新的活力,但以黄梅戏为例,目前仍存在缺乏创作力、新作品不受市场认可的问题。文化的成长需要时间和土壤,断档的人才需要长期培育,失去的创造活力也要长期调整。这就需要政府持续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尤其引导艺术工作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黄梅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徐  靖)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委员

协调兼顾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

一座城市的文物既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不免发生矛盾。建议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协调兼顾二者关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评估论证,尽可能在不破坏、少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城市文化遗产,整合其周边配套文化环境,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辛  阳  孟祥夫)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李力代表

坚定文化自信孕育文化慧眼

传统文化具有非凡魅力,近年来我们出品打造国家精品剧目《一把酸枣》和《粉墨春秋》,分别取材于晋商文化和戏曲文化,目前已走向世界。实践证明,只要有一颗文化的心、一双文化的眼,就能找到传统文化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挖掘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变,培养更多艺术人才,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唱响主旋律,积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本报记者  周亚军  吴储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原巡视员、副司长洪静委员

加快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有利于抢救和保护中医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遗产,有利于维护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话语权,也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当前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调研,获得了建馆所需资料,掌握了数量巨大的中医药文物,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已具备可行性。因此建议尽快确定博物馆选址,形成建设方案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博物馆建设。建成后,博物馆可采用政府投入和市场运营双重模式经营。

(本报记者  季  芳)

广东云浮市委书记庞国梅代表

建设特色优势南药生产示范区

作为传统南药资源大国,我国目前在国际中药(南药)市场上缺乏优势地位,出口所占份额不到5%。建议在具有优势南药生产资源条件的市(县),设立特色南药生产示范区,试点先行,力求在南药的质量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种植、加工、消费引导、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思想融合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延伸南药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上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待试点经验成熟后,在其他的市(县)整体推广,全面带动南药品质的提升。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委员

传统文化应变“教”为“育”

传统文化教育日益被重视,然而一些学校教学方法僵化,内容选择杂乱,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核的关注,建议建立传统文化终身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遴选适合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传统文化教育要以经典教育为核心,推进书法、国画、中医、中药等进校园。还应改进教育方式,变“教”为“育”,以文化人,探索以实践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法,要以思想行为的改变作为衡量标准,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在接人待物的言谈举止上实践应用。 

(本报记者  张  烁)

黑龙江牡丹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亚英代表

创新弘扬传统文化方式

传统文化饱含精髓,弘扬传承是每代人的使命与担当。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来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在社会上,我们主要通过电视剧、戏剧等形式,给古老的传统文化穿上现代服装,但效果仍是一个未知数。希望文化教育部门进一步给予支持和引导,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车站等各种公共场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本报记者  刘  学  柯仲甲)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11日 11 版)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调查

两会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