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夏曉倫)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在會后的“部長通道”上,司法部部長張軍表示,應實現社會化改造罪犯,將會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大幅度提升可以假釋的罪犯比例。
張軍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全國27個省市區311所監獄實行了離監探親制度,共涉及999名罪犯。“春節前回家團聚,在初四、初五規定時間前全部返回,經受住了社會的考驗,也得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罪犯的家屬、親友,包括派出所、社區矯正機構,也包括基層黨委和政府。”他說。
對此,張軍表示,改造犯罪不只是監獄和司法機關的責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社會上的事情。經過十幾年的監獄體制改革,我國已經做到“收得下、關得住、跑不了”的底線安全。
圍繞“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這一目標的實現,張軍介紹了幾項重要舉措:
首先,要守住底線安全,不能逃跑,“收得下、關得住、跑不了”﹔
第二,要大力、全面提升監獄人民警察的業務素質、政治素質,使其在改造能力上得到普遍的、大幅的提升﹔
第三,要對改造罪犯實現社會化,讓社會上的春風透進高牆、透進監獄的鐵門,依靠社會力量把政治思想、傳統文化、忠孝誠信結合罪犯的改造,讓罪犯能夠結合自己犯罪情況接受教育﹔
第四,會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大幅度提升可以假釋出去的罪犯比例。假釋出去以后未執行完的刑期是考驗期,讓罪犯在社區矯正的改造環境下逐步融入社會。在此時間內如果違反法律規定,還要送回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