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民智,新時代新作為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側記

人民網記者 黃玉琦

2018年03月03日22:0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的北京,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

3日下午,舉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12時許,記者驅車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等候採訪開幕會前首場“委員通道”的數百位境內外記者已經早早地排起了長隊。記者們攜帶著攝像機、照相機一邊排著隊,一邊交流對首場“委員通道”採訪的打算和對即將亮相的政協委員的看法,焦急中充滿了期待。

13時30分,過了安檢,記者們扛著機器向設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內中央大廳北側的“委員通道”跑去,找機位、擺機器、調設備,採訪前的准備工作緊張有序﹔14時許,第一組參加委員通道的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潘建偉等三位委員准時來到採訪席,期待已久的首場“委員通道”正式開啟。

我國第一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談到了中國航天取得的驕人成績以及未來航天員的培養規劃,令人深感振奮﹔演員張凱麗講述和觀眾的交流故事,數度哽咽,流露出文藝工作者和觀眾之間的暖暖真情﹔十九大手語翻譯者周曄舉起大拇指,現場教了記者們一句簡單的手語:“這個好比我們的頭,我們在點頭示意說‘謝謝你’”,引起現場記者們的熱情回應,互動熱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的一句“我的工作就是讓委員們說了不白說!”體現了全國政協對新時代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大力支持。

40分鐘,首場11位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外記者在20多米長的通道上“零距離”接觸,展現風採,講述心聲,回答記者的提問,彰顯了新一屆政協委員的風採和自信。

同一時刻,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來自全國各族各界各黨派各團體的21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從各個駐地乘車陸續到達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開幕會。剛下車,身著盛裝的政協委員們就被肩扛攝像機、手拿照相機、錄音筆的各路媒體記者們團團圍住。“今年您最關心的話題是什麼?”“帶來了什麼提案?”“如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從天安門廣場到人民大會堂100米的距離,委員們一邊回答著記者的提問,一邊艱難地向前移動,記者們爭分奪秒的提問和委員們用最精煉的語言盡可能多地回答問題,構成了每年兩會的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

100米的距離,政協委員把脈中國發展,20米“委員通道”,彰顯中國兩會的自信。

15時,萬人大禮堂內,庄嚴肅穆。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受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做了十二屆政協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16時20分,開幕式結束。委員們走出會場,第一時間與記者們分享了聽報告的體會,以及對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真知灼見。

16時30分,今年兩會的第一場“部長通道”准時開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幾位部長接受了記者們的採訪。記者們爭分多秒地採訪、第一時間發稿,在人民大會堂這個庄嚴的殿堂再次上演著中國媒體人的“兩會速度”。

“兩會時間”已經開啟,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肩負著億萬人民的囑托,將在未來的十多天裡,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把脈中國的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今年的全國兩會處處彰顯著中國的自信和力量。

(責編:張歌、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