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 奮進新時代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側記

本報記者  盧澤華  葉曉楠  李  婕

2018年03月04日04: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為全國政協委員走向會場。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攝

3月的北京,萬眾矚目。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2000多名委員,肩負著全國各界群眾的期待與重托,邁著堅實步伐走進人民大會堂,共同趕赴這一春天的盛會。眾多媒體記者身扛“長槍短炮”,准備全方位記錄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

政協會議開幕前兩個小時,香港《文匯報》記者許宸璐就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排隊了。第一次採訪全國兩會的她,用“緊張”和“新鮮”二詞來形容此刻的感受。“昨天剛參加了一場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很多,氣氛非常熱烈,這讓我對今天的開幕會非常期待!”她說。

頭戴“頂卡花”(毛南族特色帽子)、來自廣西柳州的毛南族委員韋震玲表示,作為一位新任全國政協委員,今天來參加政協大會開幕式,心情非常激動。“這幾年,國家的變化太大了,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國家發展富強給人民帶來了美好生活,我為能生活在這個時代而自豪。就拿我的老家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來說,那裡本來非常偏遠,交通不便,出個門要翻山越嶺,現在路修好了,外出十分方便。同時,國家政策也讓人民擁有更多獲得感。比如教育事業,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好的教育,我本人就是考上了好學校,現在又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檢察官,這些都是受益於國家的好政策。”

韋震玲這次帶來的提案中,包括了關於民族生態文化保護的建議。“我認為,保護民族生態文化,還是要跟扶貧工作結合起來,要跟民族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發展同步進行。如何更好地在堅持祖國統一、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基礎上傳承好各民族優秀文化,值得思考。”

會議開始前,在媒體席落座的非洲《新聞報》記者尼姆魯正在認真研讀剛拿到手的英文版會議材料。看到感興趣的內容,他就用手中的圓珠筆記錄下來。談到最關心中國兩會的什麼,尼姆魯回答:“我最關注中國的改革。”他說,改革是中國能否實現長足發展的關鍵,而在中非關系越來越友好、越來越緊密的當下,這無疑也是中非之間能否實現互利共贏的關鍵。

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聽取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聽完報告,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委員高度評價過去5年的政協工作。“過去5年,人民政協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積極參政議政,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鞏富文委員帶來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提案,表示要切實履行好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

來自新疆的迪麗娜爾·阿布拉委員說,“新的5年,我一定要更好地發揮委員的作用,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