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曉楠 盧澤華 申孟哲
2018年03月04日04: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聽取了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這份報告向大會報告了過去5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工作建議。
對這份報告,委員們是如何看待的?人民政協事業是如何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特點的?對此,本報採訪了多位全國政協委員。
話報告:
政協事業彰顯制度優勢
九三學社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龐達表示,這份報告全面和深刻總結了人民政協過去5年的工作,突出團結與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了人民政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報告深刻理解把握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體現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人民政協各項工作的精神。”龐達說。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表示,正如報告所言,過去5年,全國政協最鮮明的特色,就是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過去5年,政協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是貫穿在各方面工作當中的。
在廣東新階聯會長、廣東國眾聯評估機構董事長黃西勤委員看來,報告提出了5年以來全國政協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形成了一些規律性的認識和體會。“這為我們新委員做好相關參政議政工作指明了方向,讓我們更好地參政議政、為民履職。”
談履職:
委員履職參與積極性高
5年來,人民政協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商議政。就“十三五”規劃制定,用3個月時間密集開展56次議政活動﹔緊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8次深入13個省區調研﹔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每季度召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
報告同時指出,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調動了委員履職參與積極性,參加各類視察考察調研、協商會議活動的委員共1635名,2.85萬人次。
龐達認為,政協5年來的工作有很多創新,在制度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新成果,雙周座談會等品牌性工作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報告提出必須恪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政治原則,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個履職的基本遵循等6條體會,為人民政協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張連起說,過去5年裡,他多次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推進“五位一體”方面的調研工作,如到貴州參與精准扶貧調研、到東北調研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政協委員的集體智慧也被吸收到了中共中央發布的相關文件中。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眾人的事兒眾人商量。全國政協的平台,是協商的渠道和平台。通過來自不同界別、不同背景的,對黨和國家的發展抱有熱情和能力的政協委員,中國可以凝結更多共識,畫好最大同心圓,形成最大公約數,匯聚更多同行者,形成更大正能量。”張連起說。
“近年來,全國政協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各個界別的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履職盡責,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
議發展:
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
龐達建議,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工作應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關注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大事。比如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開展深度調研,將這樣的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小課題,持續關注、久久為功。
黃西勤說:“報告在今后的工作建議中提到,要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能量,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作為一名資產評估行業的專業人士、一名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我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推進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出好聲音、議出高水平。”
這次全國兩會,張連起帶來了有關互聯網和兒童教育等方面的提案。他表示,希望在這一屆的政協工作中,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2018年,是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十一個年頭。這次,他准備了12份提案。“我深知,當上委員不容易,當好委員更不容易。作為委員的榮譽,值得一生珍惜。我們要做到始終心系國事、情牽民生、德潤人心,做一個有定力、有情懷、有擔當、有作為的政協委員,為國為民建言謀策,集智聚力不畏艱難。我們不僅應該在接下來的履職中奮發有為,更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努力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