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4日08:56 來源:人民政協報 手機看新聞
在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對霍啟剛來說,意義非凡。“今年剛好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一個對我們家來講,也非常值得紀念的年份。改革開放對我爺爺霍英東先生的影響很深遠,他一直強調,國家給予他參與改革開放事業的機會,是他的機遇,也是他的榮幸。在這條道路上,他一直把政協視作為國家作貢獻、回饋社會的渠道,亦將政協視為一個大家庭。在這個新時代,我本人有機會進入到全國政協這個大家庭,實在是一種榮譽。”霍啟剛說。
早在2008年就成為天津市政協委員的霍啟剛,一直致力於青年的交流工作,此次參會,他也在青聯界別。“我覺得我的角色跟其他多數港澳委員有點不一樣。在過去的十幾年,我先后成為香港青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也被委任在香港特區政府設立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內地交流實習計劃小組當召集人。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青年,我希望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所需所求帶到全國兩會。”霍啟剛介紹,自己年紀較小就出國讀書,16年前畢業后回國,積極參與青聯組織,“最初目的很簡單,是要通過參與其中,跟其他青年一起成長。並透過了解青年,更加認識香港認識我們的國家。”
小時候留學的經歷,讓霍啟剛更加深刻體會到文化對民族的強大影響,所以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他深深認同,“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一定要對自身文化價值有充分了解、肯定和踐行,並對文化有堅定的信心。特別是青年人,更該如此。”
從青聯大家庭走進全國政協大家庭,霍啟剛坦言自覺責任更重大、任務更艱巨。“無論是當初的香港青聯委員、地方政協委員,還是全國政協委員,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了解、服務好青年,這樣才能很好履職。”眼下,霍啟剛關注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細節出台,這給香港,尤其是香港年輕人一個歷史性機遇,“我希望可以結合我在香港和青年工作的優勢,研究新時代年輕人如何利用好‘大灣區’新機遇,在輔助自己成長的同時,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自豪感和‘四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