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潘旭濤 葉曉楠 彭訓文 劉少華
2018年03月05日04: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古竹村“第一書記”吳傳武和村民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
![]() |
全國模范法官、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奧運村人民法庭庭長劉黎。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
![]() |
國家超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巡檢“天河一號”。新華社發 |
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今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了“奮斗”。他說,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時代是奮斗者書寫的。新時代應該如何奮斗,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奮斗,從歷史到現實
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提到了“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這一群體。當年的一群年輕人,從繁華的上海一路向西來到西安,無私奉獻、艱苦奮斗,一待就是62年。而今,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已有90歲,最小的也已86歲。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西安廣播電視台播音部主任孫維曾兩次採訪這些老教授。“老教授說,聽黨話、跟黨走,黨叫去哪裡就去哪裡。”回憶起這些動人的話語,孫維潸然淚下。
“中國能夠發展到今天,一切成果都是奮斗得來的。”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說。在採訪中,很多委員也表示,社會主義中國凱歌行進,就是一部不斷再創業的奮斗史。
“改革開放是企業成長的時代紅利。”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副董事長、三峰集團董事長曹暉表示,40年來,福耀集團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今年是十九大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在如此重要的年份,奮斗的意義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大學副校長馬宗保表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隻有上下一心,共同奮斗,夢想才能開花結果。
馬宗保說,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向年輕學子傳遞奮斗的價值和意義。從一個學校到一個地區,再到整個國家,都能在奮斗中感受到幸福,這樣才有真正美好的未來。
孫維也表示,“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說,他們有責任把西遷精神傳給年輕人,希望莘莘學子繼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當代人的貢獻”。
奮斗,才能懂得幸福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我們在從事‘天鯤號’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對此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說。
回憶起為攻克“天鯤號”技術難題艱苦奮斗的經歷,顧明說,為打破疏浚業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彎道超車,中國工程師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努力奮斗,一天當兩天用。
“如今,我們擁有了自主設計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疏浚業先進建造水平的‘天鯤號’,過去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這就是奮斗帶來的幸福!”顧明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鄭永飛見証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領域天翻地覆的變化。“盡管現在我們的財政基礎比以前好了,對科技的投入大了,但還是要艱苦奮斗。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奮斗者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鄭永飛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認為,應該在全社會樹立奮斗的價值觀,讓奮斗成為一種榮耀,成為一種人人追求的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奮斗的氛圍。他建議,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奮斗環境,讓每個奮斗者有夢想、有方向,真正感受到奮斗的幸福,獲得成功的機會。
奮斗,與新時代同行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証者和參與者,我非常慶幸與這個偉大的時代同行。”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東生說,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企業的發展奮斗創造了機遇。
李東生說,去年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極大激發了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他表示,TCL將繼續從用戶需求出發,加強自主創新,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不斷奮斗,中國品牌必將在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他說。
在採訪中,很多代表委員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靠不懈奮斗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新時代的奮斗,更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勇當奮斗者,必須顧大體、識大局,增進社會整體利益,做社會和諧的促進者。”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匯業(南京)律師事務所主任魏青鬆說,助力新時代,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廣大律師不懈奮斗的原動力,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無上光榮的使命。法律工作者必須用新思想武裝頭腦,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定政治站位。
“新時代意味著更加開放包容。新時代為企業營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說,“以守維成則成難繼,因創興業則業自達。我們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唯有奮斗才能把握好。”
袁亞非說,面對世界每時每刻的變化,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要不忘初心,堅守實業,抓住機遇,發揚“艱苦奮斗再創業”精神,通過自省、奮進適應新時代要求。
鄭永飛表示,對科技工作者而言,新時代的艱苦奮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到點子上去,產生更好的科技效益﹔二是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實現科技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