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赴一場“春天的約會”(名家筆談)

朱永新

2018年03月05日05: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兩會的舞台是眾聲和鳴,是聲音的交響。每個代表委員的聲音,都是一個聲部﹔每個代表委員的聲音,都採自民間

 

每年3月的全國兩會,都是一場盛大的“春天的約會”。

人民大會堂,是約會的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是盛會的嘉賓﹔發出邀約的,是我們的共和國。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一個個觀點、一種種思考,通過批評、建議、意見,通過議案、提案、審議、討論,通過媒體傳播,將有價值的聲音放大,把有智慧的聲音遠播。思想,在這裡匯聚﹔共識,在這裡形成。這也是一次成果的展示:代表委員來自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黨派、不同的界別,把他們一年的思與行,把他們對現實的分析、對未來的期待,帶到這裡分享,宛如一首輝煌的交響樂曲。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清晰地知道:約會,不能空著手來。提案,就是給共和國的禮物。禮物沒有大小輕重,都是委員精心制作的,承載著委員的思想與情感,更承載著百姓的期待與夢想。提案,也是給人民的答卷。敷衍了事的提案,不切實際的提案,假大空的“雷人”提案,都無法得到滿意的分數。你的禮物精彩,共和國才能出彩﹔你的答卷優秀,人民才會滿意。

約會,不僅不能空手而來,也不能自當觀眾和聽眾。兩會的舞台是眾聲和鳴,是聲音的交響。每個代表委員的聲音,都是一個聲部﹔每個代表委員的聲音,都採自民間﹔每個代表委員的聲音,都會被關注,都會被放大,都會被傳播。在參政議政的大平台上,這是最響亮的聲音﹔在一年一度的“春天的約會”中,這是最精彩的共鳴。作為代表和委員,為了趕赴這個盛大的約會,必須用一年乃至幾年的時間精心去採集、用心去言說,才能讓自己的聲音在這個舞台上,推動問題解決、助力民生改善。

在兩會上,媒體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媒體者,橋梁也。媒體架起了代表委員與人民群眾的橋梁,代表委員在想什麼,代表委員說了什麼,通過媒體讓更多的人知曉。媒體架起了代表委員與政府間的橋梁,媒體的聚焦,媒體的關注,讓代表委員的意見能更好地被政府部門知曉。媒體也架起了代表委員之間的橋梁,別人在做什麼、想什麼,聯手去做、共同去想、一起來說,“1+1>2”的效應就會產生。因為媒體的參與,“春天的約會”才成為13億多人共同矚目的節日﹔因為媒體的關注,智慧的聲音才成為政府行穩致遠的動力之一。

兩會這場“春天的約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道風景。風雨兼程,春華秋實,這道春天裡的風景,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5日 05 版)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