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 人民網記者 於凱攝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萬鵬、於凱、王天樂)“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就此,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他表示,我們不能忘記教育工作的初衷,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手段,使很多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共享,進一步推進教育的公平。
“首先,我們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黃震委員告訴記者,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們每一個孩子能夠開發他的潛能,使他能夠在未來職業生涯當中打下非常好的基礎,這是我們教育的宗旨,我們不能忘了教育的初衷。黃震委員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有質量的教育”應該就是為了這個宗旨。
黃震委員向記者說,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呼吁,不要搞得孩子學業負擔這麼重。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專門強調,要“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實際上這是我們成才觀念的問題。當前,社會上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好像隻有學歷高就是成才,大家都去念大學還不夠,還要非得念名牌大學。我們需要對“成才觀”有正確的認識,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讓每個孩子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當前,我們教育理念的發展還是不充分的,不能僅僅滿足於知識點的灌輸。教育不是為了灌滿一桶水,而是為了點燃智慧的一把火。
黃震委員表示,目前教育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努力去解決教育領域存在的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所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這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去解決城鄉教育差距不平衡,區域的不平衡,還有人才結構的問題。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總理講的“互聯網+”的手段,使很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共享,能夠進一步推進教育的公平。
“政府應該大力去發展職業教育。”黃震委員認為,職業教育應該納入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產業發展規劃裡,並處於一個重要位置。同時,要發揮企業的作用,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去做好職業教育,正如報告強調“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而不是可做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