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禹舜委員:建議加強主流美術在引導社會風尚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03月07日18:3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李彥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

資料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文藝創作,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好新型智庫。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精神力量。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盧禹舜建議,美術尤其主流美術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承和表達中國文化精神的最形象、最有審美感染力的載體,作為現實生活、時代精神和審美理想的最重要的藝術性表達在新時代,不僅要直面和著力解決這種矛盾問題,而且主流美術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還直接關系整個社會的審美風尚。因此,主流美術有必要在持續弘揚真善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基礎上,以更加適應時代、更加貼近人民和生活、更加豐富的視覺表現形式和文化服務方式,有效發揮主流美術的審美教育和社會服務功能,強化其在滲透生活美學的過程中對整體社會風尚的引導和影響作用。

近些年,主流美術的社會影響力逐年在加強,在培育社會風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盧禹舜說,“有高原,缺高峰”,主流美術的內容和人才支撐還有些乏力。真正撼動人心,兼顧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能夠引領人、鼓舞人、撫慰人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創造性的優秀作品還相對少見﹔“后浪推前浪”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年藝術家還沒有形成規模性梯隊。

盧禹舜建議,通過設計和制定適應不同層面藝術家情況的激勵機制,將藝術家的文化責任、課題任務與個人理想價值的實現進行有效結合,最大限度發揮藝術家的主觀創造性和能動性,既鼓勵藝術創作“充實而有光輝”的思想內容,也不忽視其“接地氣”的情感和形式表達,讓藝術家真正在與人民和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過程中,發自赤城地創作出有思想、有溫度、有筋骨,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

盧禹舜建議,創新和豐富展覽與成果展示、解說、宣傳方式,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新傳播方式,增強體驗和沉浸感,加強觀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加強主流美術與校園的交集活動,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公共教育中嘗試和開發更豐富多樣的合作和社會服務活動。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強借鑒和自我學習更新,培育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各類美術人才。重視有針對性的調研和反饋意見,以服務對象為主體,創建更符合人民群眾需求,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有效的社會服務環境。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利用娛樂節目、手游、網游等群眾基礎好的傳播渠道,鼓勵設計開發符合主流美術需要的對應產品,比如推廣主流美術理念和知識的手機游戲、娛樂節目等。以主流美術推進生活美學,設計開發符合不同消費能力與需求的各類生活用品、服裝服飾等,使美的元素、美的形式,滲透到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於潛移默化中引領社會風尚。加大政策和經費上的支持與鼓勵,同時創新、完善經費使用和監管的制度與措施。

(責編:朱江、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