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圖片由本人提供)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李楠樺)“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在涼山乃至於四川,幫助一萬個建卡貧困戶實現脫貧問題。也希望涉農的企業,把產業鏈體系帶去貧困地區,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此前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他今年的提案繼續關注脫貧攻堅問題。
劉永好表示,通過實地走訪貧困地區發現,精准扶貧國家給了好多扶貧基金,農民的積極性也比較高,房子修得也很好。但之后會不會出現返貧的情況?希望形成產業扶貧的新模式,國家鼓勵支持這種產業扶貧的模式,把政府的支持、企業產業的投資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保証農民的收益,就能夠保証今年、明年、后年可持續地脫貧。
如何實際幫助一萬個建卡貧困戶脫貧,劉永好認為,解決的辦法有以下三點:第一,國家、地方方方面面援助的資金,可由農民做成股本金參與經營﹔第二,企業自己也投資金來建豬廠,按照新的模式來進行運營﹔第三,利潤給股東、貧困戶分紅,同時至少前三年賺的錢,集團投資的這部分不參與分紅。
對於今年提案的建議,劉永好介紹主要有三條:
一是國家還有各級政府能夠因地制宜地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針對產業扶貧的土地、財政、金融、稅收等支持政策,鼓勵和支持有三農產業經驗的龍頭企業參與到產業扶貧中去。
二是建議國家出台針對性強的支持舉措,鼓勵和引導以“扶智”為抓手,集合社會力量,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著力為貧困地區培育一批脫貧致富的本土“新生代”。
三是建議加強對扶貧優秀企業的宣傳和表彰,充分調動企業參與扶貧的積極性,激發企業家對扶貧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產業扶貧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