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EO到“村長”:劉強東委員的扶貧情懷

2018年03月07日23:2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從CEO到“村長”:劉強東委員的扶貧情懷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他,是一位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掌門人”,也是一位接地氣的“村長”,還是一位新任的全國政協委員。

這個集多重身份於一身的人就是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去年底,他成為河北阜平縣平石頭村的“名譽村主任”。“村長”的扶貧經歷讓他對脫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如何讓電商打造扶貧“新通路”成為他今年的重點提案之一。

在幾天前的一次分組討論現場,劉強東回憶起自己同班的42名小學同學,因為家裡窮,大部分上不起初中,被迫輟學回家種地。“他們也曾經有夢想、很聰明,如果當初有機會上學,也許是另外一種命運……”他惋惜地說。

“扶貧,最需要補的還是教育。”劉強東說,如果僅僅擴大農村地區招生比例,降低農村考生分數線,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不能提高貧困地區老師的待遇,讓更多的優秀教師願意留下來?”

這種扶貧情懷在劉強東小時候就開始發芽。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家境十分困難,“難以想象”的貧窮讓他無法忘懷,創業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寄錢回家給外婆治病。

貧窮並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讓他對農民天然懷有一種淳朴深厚的感情。那時起,劉強東就特別羨慕“村長”。“因為當了‘村長’,就能帶領大家一起干活。”他笑著說。

這種幫助別人的想法一直影響著他,也讓京東從創業之初就與扶貧結下不解之緣。2015年開始,京東大規模開展電商扶貧行動。兩年下來,發展合作商6000余家,上線貧困縣商品300萬種,累計解決2.5萬人就業……他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去年底,劉強東小時候的“村長”夢得以實現。他的心願是讓村民們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

做了“村長”的劉強東,沒有單純用捐贈的方式幫助村民脫貧,而是思考如何讓扶貧變得真正可持續:

阜平縣盛產大棗、核桃、板栗、花椒,卻養在深閨無人識,京東就准備集中採購並幫助打造品牌進行銷售﹔山路崎嶇,村民們摘了山核桃都自己吃,不去賣,京東就准備用無人機幫大家運出來……

農產品“小”“散”“非標”怎麼辦?品牌發展不足怎麼辦?物流成本過高怎麼辦?……對於這些問題,劉強東有著自己的思考:鼓勵發展“電商+龍頭企業+產業+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新模式﹔多方加大對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消費扶貧”……

“必須讓農產品從種植、採摘、生產加工到銷售,都做到標准化。”

“要盡量避免品牌做出來之后,錢都被公司賺走,農民還在苦哈哈地種地。”

……

劉強東一直在實踐中探索著他的“扶貧經驗”。

“扶貧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要富裕。”劉強東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扶貧的內生動力,我想新時代的扶貧是企業與困難群眾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家互惠互利,才能實現真正長久發展。”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腳步近了,劉強東也給自己定了2018的扶貧“小目標”:去年幫扶4.2萬戶脫貧,今年幫助超過5萬戶家庭脫貧。

從企業家到“村長”,對於劉強東來說,兩個不同的身份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更多的社會資源去幫助別人,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