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打烊”

張翼 王琎

2018年03月08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制圖:楊震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圓桌對話】

  嘉賓:

  李稻葵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龔明珠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

  張兆安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主持人:

  本報記者 張翼 王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5年來,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

  以“破”為先,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和無效供給﹔以“降”為要,市場主體經營成本持續下降﹔以“立”為本,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生成……2018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打烊”。本報邀請三位代表委員,請他們談談怎麼看過去的成績,並為未來的改革出良策。

  輝煌成果,亮出“中國經驗”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5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績單,如何評價這份成績單?

  李稻葵委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去產能,二是補短板。關於去產能,5年來,退出鋼鐵產能1.7億噸以上、煤炭產能8億噸。關於補短板,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這一輝煌成果,成為吸引世界目光的“中國經驗”。

  龔明珠代表:我講一個故事,來說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型升級給鄂爾多斯帶來的轉變。

  2017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鄂爾多斯舉行,來自公約締約方、相關國際組織的正式代表出席會議,其中有好多代表是帶著問題來的,他們馬不停蹄地在鄂爾多斯各地轉。轉了幾天,代表們紛紛發問:“為什麼看不到煤?你們的煤都去哪兒了?為什麼看不到工廠,你們的工廠都在哪兒?”

  經過半個多月的了解,他們才明白,原來鄂爾多斯的煤炭從生產到運輸全過程都是封閉運行的,工礦企業都集中在園區。在堅持集約環保發展煤炭產業的同時,鄂爾多斯還在逐步破解“一煤獨大”的局面。2017年,鄂爾多斯的非煤產業佔到規模以上工業的一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達44%。

  張兆安代表:供需結構調整,是一個挑戰性極大的世界性難題。過去5年間,我國針對供需結構性的突出矛盾,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為抓手,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明顯改善了市場供求關系,促進市場價格回升和企業利潤增加,實現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有效促進了市場出清、供求關系改善和供給結構優化。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成績單:通過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安置分流職工110多萬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熱點城市房價漲勢得到控制﹔積極穩妥去杠杆,控制債務規模,增加股權融資,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連續下降,宏觀杠杆率漲幅明顯收窄,總體趨於穩定。

  改革路上,警惕“攔路虎”

  主持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目的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達到改革目標,未來還需要關注哪些難點問題?

  李稻葵委員:5年來,我們積極穩妥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一些工作需要進一步推進。我認為,所謂的“去杠杆”,本質上是一個調杠杆的過程,要根據部門的實際情況決定調杠杆的方向。具體而言,現在需要去杠杆的是地方政府和虛擬經濟企業,尤其是后者。2018年是去杠杆的好機會,因為去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結束了連續下降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速加快。2018年以來,企業利潤率還在提高。我們一定要利用好企業利潤回暖的過程,進一步把去杠杆的工作做好。

  此外,金融市場的改革亦開始破題,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推進。但這方面的任務很重,仍需久久為功。

  龔明珠代表:鄂爾多斯是真正的“煤都”。資源是優勢,但也容易成為改革前行的阻礙。我們過去也走過很多彎路:好的形勢下心存僥幸,願意掙好掙的錢,不願意費力氣改革開新路﹔市場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又沒有能力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進一步深化,將面臨更多難啃的硬骨頭。思想上的“攔路虎”必須除掉,徹底拋棄幻想。要直面產業結構不優、質量效益不高、新興產業培育不足等問題,不能坐失良機。

  張兆安代表: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僵尸企業”的處置問題是難題,因為其“僵而不死”佔據著資金等各種資源,佔據著新產業發展的空間,必須徹底解決。但“僵尸企業”死掉又面臨著人員往哪裡去、債務怎麼辦的大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分類施策,該破產清算的破產,該重組整合的重組,避免各種后遺症出現。

  過去幾年,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產能的基礎上,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重點加大去產能力度,中央財政用於分流職工安置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除了鋼鐵、煤炭和煤電之外,其他領域也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要及早做出研判,對可能需要去產能和補短板的領域排出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未來發展,釋放制度紅利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實現這些目標靠什麼?

  李稻葵委員: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機制,這一點也為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要抓緊抓好國有企業改革,使其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要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和干預,加強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龔明珠代表: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動力源。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將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同時,鼓勵企業在高端產品研發和生產上下功夫,著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去年以來,鄂爾多斯市與京東集團合作,正在建設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目前,鄂爾多斯市正在集中打造世界級煤化工技術示范與中高端產品制造基地、國家清潔能源主力輸出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基地。

  張兆安代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推開“証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証,各類証能減盡減、能合則合,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這些都是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利好。

  目前,中國經濟正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必須繼續破除無效供給,加大“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力度。要抓出新成效,通過深化各項改革,提供新的制度供給,釋放制度紅利,以新的供給創造新的消費。

(責編:蔣琪、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