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委員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 (人民網記者 王震攝)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王震)7日,九三學社界別的小組討論結束后,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副主席李青山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感嘆:“人民”和“實干”這兩個詞,讓我感覺尤為深刻。
“人民政府為人民,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服務人民,做得好不好、滿意不滿意,就是要人民群眾來評判。聽完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后,這個感覺非常強烈。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實干,過去的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非常復雜的情況,這些成績的取得,非常不容易。歸根結底,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靠全國人民實干、苦干取得的。”李青山說。
談提案:“兩山”生態的修復和保護已經迫在眉睫
“我是老代表,新委員。”李青山曾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作為新委員參加全國政協大會,帶來了一份關於太行山、呂梁山地區生態保護的提案。
“太行山、呂梁山地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地處京津冀協同圈,發揮著 ‘華北水塔’的重要功能,生態區位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這裡的生態環境很脆弱,再結合脫貧攻堅,應該說對 ‘兩山生態’的修復和保護已經迫在眉睫。”基於這個情況,李青山提了三方面建議:
第一,支持山西進一步核減耕地保有量指標,給予擴大退耕還林實施范圍的政策支持。准許山西在陡坡梯田、沙化耕地先行實施退耕還林﹔在15-25度坡耕地以及採煤沉陷區、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區、整村移民搬遷區等四類耕地試點開展退耕還林,並核減相應的耕地保有量指標。
第二,加大中央財政生態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山西開展集體公益林托管,建設規模化林場。將集體公益林托管資金納入中央財政生態轉移支付范圍,支持開展集體公益林托管,組建規模化林場,實現規模經營,發揮規模效益。
第三,加大易地扶貧搬遷支持力度,把太行呂梁老區優先列入中央計劃,保障資金需求。把太行呂梁老區作為國家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重中之重,加大對居住在自然條件特別惡劣地區貧困群眾搬遷力度,優先納入年度實施計劃,保障資金需求。
談初心:老區人民沒脫貧,我們作為領導干部很內疚
“我帶來這個提案的一個初心,是對老區人民的感情,對農民的感情。”李青山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紅色教育中成長的,對於老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有一種發自內心、根深蒂固的感情。老區人民這麼多年還沒有脫貧致富,作為領導干部、代表委員,我們感到很內疚。同時,我還是農民出身,對農民有天然的感情,對美麗鄉村、美麗中國有著美好的向往。”
談履職:這是一個崇高的榮譽,也是一個神聖的使命
“政協委員既是一個崇高的榮譽,又肩負著神聖的使命。”談到履職經驗,李青山作為一名“老兵”有著深刻的體會:一方面,要著眼全局和中心工作,要有大局觀、全局觀,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來參政議政,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不僅僅是專業能力,還要有政治能力,深入調查研究的能力,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建議和提案的能力。
李青山舉了一個例子:“我在擔任人大代表時,提出了一個關於食品安全的建議,如何從源頭上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的體制機制。這是從黨中央、國務院到人民群眾都非常關心的問題,當時得到了相關部門重視,並且加以採納。”
談到這裡,李青山語重心長地說:“真正要撰寫一個好的建議和提案,必須要有大量的事實和數據,有深入的調研,有明確的論點,有深入的分析,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所以做一個優秀的政協委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非常不容易,感到還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