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婕
2018年03月09日04: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5位委員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 增速目標
為轉變留有空間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委員首先回答記者提問。針對今年6.5%左右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錢穎一表示,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中共十九大確定了從高速增長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變。把今年的預期目標定在6.5%,比去年實際增長低0.4個百分點,是為轉變留有空間。
從地方來講,不少省份也調低了增長目標。錢穎一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信號,說明地方政府已經在經濟內涵式增長、向質量傾斜等方面有所轉變。“雖然增長速度的預期目標低了一點兒,但是工作的壓力和挑戰更大了。高質量發展不像簡單的GDP增速這麼簡單,也很難用一個指標來衡量,所以更具挑戰性。”錢穎一說。
■ 穩中求進
把握好各項工作的度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委員表示,穩中求進要作為整體來把握,經濟工作當中的各項工作都要堅持穩中求進。
“最核心要義就是遵循規律,把握好各項工作的度,既不能盲目冒進,也不能無所作為、無所事事。”楊偉民說。
楊偉民指出,相對於以量的擴張為主的階段,在質的提升階段,增長速度下行是必然趨勢、必然規律。趨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在某些時點上有些起伏,對此應該保持平和心態。朝著高質量發展這個大方向持續努力,這就是穩中求進的要義所在。
■ 品質革命
推動制造業升級
“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品質革命的新提法引發了廣泛關注。
對此,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委員說,“品質革命”指出了中國目前制造業的核心問題,中國制造業規模大,但品質、技術水平要提高。
寧高寧指出,這幾年企業界更加重視技術和創新,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市場力量的推動,中國制造業已經在向高質量提升的階段轉變。“我相信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像互聯網技術應用一樣,在幾年內會有很大提升。”他說。
■ 金融風險
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防控金融風險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委員說,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團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違法違規問題,形成了巨大的風險隱患。這些機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比如杠杆率高,無節制舉債﹔法人治理方面不健全﹔經營過程中出現異化,如把保險公司做成資產投資公司、把實業做成金融等。
“對於這些風險隱患必須要及時消除。”胡曉煉說,“作為依法合規經營的金融機構,我們對於監管部門嚴監管、強監管非常擁護。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公平、公正、穩妥、有序的市場環境,金融機構才能夠做好自己”。
■ 農民增收
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如何使億萬小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分享現代化的成果,這是必須解決的課題。”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委員說。
陳曉華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和聯合,通過互幫互助、抱團取暖,解決好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和干起來不合算的問題﹔二是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讓他們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發展連片種植,實現規模化。此外,還可以通過股份合作,實行保底分紅來實現利益連接。“這種帶動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好利益連接的機制,要讓農民從產業的發展中分享到增值收益。”陳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