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舉行記者會,五位委員談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 邁向高質量(政策解讀·聚焦兩會發布)

2018年03月09日05: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記者歐陽潔)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如何實現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包含兩層含義,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讓市場主體的收益分配更合理。”楊偉民說,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六大體系和一個體制。從企業來看,應該鼓勵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產品都瞄准世界同行業、同類企業、同類產品的世界最高水平,追求高質量發展。從政府來看,就是要出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比如,讓更多體現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型企業成為上市公司等。高質量發展只是剛剛開始,六大體系都會做相應的調整,不會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完善的。

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哪些風險需要特別關注?如何防范金融風險?胡曉煉分析,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團的杠杆率非常高,並且大量舉債,而且這類機構在法人治理方面也都不夠健全,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巨大風險隱患,對於這類風險隱患要及時消除。還有的企業經營行為異化,把保險公司做成了資產投資公司,把實業企業做成金融機構,這些機構規模又比較大,一旦發生風險,對市場的影響較大。建議監管部門創造一個非常公平、公正、穩妥、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把監管的著力點放在強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上。同時加強監管協調,避免監管套利。

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還要啃哪些“硬骨頭”?錢穎一說:“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要不忘改革開放的初心。這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開放,開放不僅僅是貿易投資,也包括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開放。第二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第三,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比如為民營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改革確實還在路上。隻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不忘改革開放的初心,我們有信心把改革進行到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這個銜接很重要的就是怎麼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的軌道,一方面是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和聯合。另一方面要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發展連片種植,實現規模化,讓農民能夠從產業的發展中分享到增值收益。”陳曉華說。

針對如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寧高寧說,目前國企淨資產回報率不太高。未來首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這個過程中要處理好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企業的管理問題,處理好董事會管理團隊的問題,以及新來的股東股權大小和管理方式的問題。其次是戰略方向調整,適應市場創新發展,構建新型內部管理系統,改革內部管理效率決策系統、薪酬評價體系等。最后還要加強人的培養,轉變國企員工的觀念,提升各方面能力。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9日 06 版)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