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委員:建議國家設立“工程師節”

2018年03月09日00:1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接受人民網專訪採訪(記者李楠樺攝)
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接受人民網專訪採訪(記者李楠樺攝)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李楠樺)“我們國家有教師節,有護士節,也希望能設立‘工程師節’。”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

2017年11月3日,顧明負責的“天鯤號”自航絞吸挖泥船成功下水,這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疏浚業先進建造水平的挖泥船,也是亞洲最大的挖泥船。

顧明說:“‘天鯤號’讓我們建立了趕超疏浚事業領先水平的信心。”

作為“天鯤號”的總工程師,顧明提起中國的疏浚事業發展也是感慨萬千,“一百多年我國的挖泥船都是以進口為主,所以真的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這麼一個過程。”

疏浚是一個多學科組成的復雜技術領域,對於之后疏浚事業的發展,顧明十分看好。“我們對以后疏浚事業的發展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我們有三個有利條件,國際上先進的疏浚企業和挖泥船制造商都不具備這三個條件。我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研體系,培養了一支按照疏浚規律不同專業分工的科研隊伍,建設了世界一流的疏浚實驗室。”

在“天鯤號”這個大國重器背后有一支龐大的科研隊伍支撐,這群工程師為了打破疏浚業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彎道超車,一直在默默奉獻,努力攻堅克難。

顧明說:“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島等都已成為世界品牌,做到這些光有理論不行,需要工程師到工地上摸爬滾打、熱晒雨淋。外國工程師在喝咖啡休假的時候,中國的工程師在努力工作,把一天當兩天用。因此我今年有個提案,建議國家設立‘工程師節’。這群工程師身上的精神值得弘揚,設立‘工程師節’可以對工程師群體起到激勵作用。”

顧明介紹,在建設年代,工程師貢獻很大,我國大概有4200萬科技人員,在新時代這些工程師也是最可愛的人。工程師需要具備什麼?一是既要有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又要有科學家的創新精神﹔二是既要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三是既要有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又要有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工程師確實很辛苦,為了完成一個項目,可能會去很偏遠的地方,一去可能就是幾年,有時還要冒著生命危險。

顧明在提案中建議道:設立一個全國性的“工程師節”,就是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工程師精神,強化社會對工程師的職業認同感,尊重工程師職業,提高工程師的社會地位,讓工程師成為新時代的明星,鼓勵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工程師隊伍中來,充分釋放工程師紅利,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