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們口中的國計民生,大事小情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側記

2018年03月10日22:05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單薇、萬鵬)“現在,我們民族地區得到了越來越好的發展。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手,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想用一首歌,用我們普米族自己的方式,歌頌我們偉大的新時代。”今天,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會前的“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團演員茸芭莘那用嘹亮寬闊的嗓音演唱了一首少數民族民歌。

來自各個界別的12位政協委員,接受了記者們的採訪,人民網總結了他們的“精彩語錄”,來看看他們都從哪些方面回應了百姓關心的國計民生,大事小情。

文化: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

“我建議通過國家層面加大力度重視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且要盡快地開展典藏工作。”在回答記者關於如何繼承和創新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問題時,茸芭莘那說。

“希望把我們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美麗鄉村建設的戰略當中,助推我們當地的脫貧攻堅。”

教育:分享“三毫米的希望”,好老師就是好教育

作為“第二方陣”走進“委員通道”的委員,均來自中國的教育界。

“面對剛剛入學的孩子握筆書寫困難的問題,老師就天天陪伴他,從三毫米的一個點,讓他給寫到格子中,半個月把一條橫寫在方格中,一個月把一個漢字能寫到格子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與在場媒體分享了“三毫米的希望”這樣一個教育故事。

她動情地說,教育就是70%的等待和30%的喚醒。好的老師一定要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用愛心和智慧使學生能夠從容地、有尊嚴地成長、成才、成人。“好老師就是好教育,好老師一定要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王歡說。

大城市病:城市規劃在資源和要素配置上要以人為中心

“為了促進城市發展由高速度轉向高質量,我們正在開展全國大概15個城市規劃的改革試點工作。”全國政協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說。

“在資源和要素配置上要以人為中心來思考這個問題,統籌把握好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和功能的內在聯系,這樣會減少居民日常長距離通勤的現象,同時也希望系統地提高城市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以及生態環境方面的承載能力。” 在回答記者關於如何避免“大城市病”的問題時,黃艷說。

醫療:“心肺除顫器”引人關注,重視心肺復蘇知識普及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阜外醫院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敖虎山,三位來自醫藥衛生界的委員最后走進“委員通道”。

“兩年前我的一位好友因為突發心臟驟停,沒有人會急救技術心肺復蘇,雖然醫院就在單位的對面,但是急救車到來他已經失去最佳搶救時間,我參加了他的搶救,但是親眼看著他的生命失去,十分痛心。”手提黃色“心肺除顫器”的敖虎山委員,激動地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親歷的故事,並呼吁媒體能多宣傳它的提前應用,這能顯著提高心肺復蘇的救治率。 

(責編:張歌、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