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潤秋: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是三個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018年03月10日09:1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今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黃潤秋在談到大氣污染治理時表示,雖然目前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當前大氣治理的形勢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保持清醒的頭腦。黃潤秋說,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仍然處在負重爬坡、任重道遠階段。

黃潤秋認為,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是在三個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一是我們的產業結構﹔二是能源結構﹔三是交通運輸結構。

以下為記者會文字實錄:

記者:我想向黃潤秋委員提問。去年我們很多人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身邊的空氣質量在逐步的變好,出現藍天的日子在顯著增多,說明我們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是,近期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等地又出現污染天氣的反復,有公眾擔心我們的藍天是否能夠得到持續。所以,請問黃委員,您如何看待目前的環境治理形勢,以及您對於保障藍天的持續性有何建議?

黃潤秋: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也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很高興今天第一個回答問題。自去年以來,特別是去年入冬以來我們在座各位普遍感受到大氣污染治理的形勢好了,藍天白雲多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強了。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我們重點地區PM2.5是下降了30%以上,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了一半。我還有幾個具體數據,比如京津冀近五年PM2.5的下降幅度是39.6%,北京市下降了34.3%,北京PM2.5也達到58微克/立方米,應該說目標已經徹底實現了。

從全國來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PM10下降幅度達到了22.7%,我們所擬定的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目標全面實現。當然這裡的改善,2017年的幅度是最大的。2017年我們採取了哪些強化措施呢?我認為有兩方面:一方面,我們對京津冀“2+26”個城市,總共28個城市進行了燃煤替代和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工作。第二方面,我們對“2+26”個城市進行了強化的環保督查,進一步壓實了地方政府責任。應該說,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治理局面基本形成,所以京津冀的改善幅度是比較大的。

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當前大氣治理的形勢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保持清醒的頭腦。我認為,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仍然還處在負重爬坡,還不是負重前行,我用的是負重爬坡、任重道遠這個階段,怎麼說呢?一方面,我們措施下去了,效果見到了,藍天白雲多了,說明我們的路子是對的、方子是正確的,但是這裡有人努力,也有天幫忙,根據這段時間科學評估,天幫忙的成份佔了30%,所以主要還是人努力,佔70%。另一方面,我們目前採取的措施應該說還不是根本性的,改善的力度還是有限的,改善的程度現在還是量變,遠遠還沒有達到質變的階段。

剛才這位記者提問近期污染天氣有一些卷土重來,因為我們改善的成果還比較脆弱,所以免不了在一些極端不利的天氣情況下,比如靜穩的天氣、高濕的天氣,重污染天氣還會卷土重來。

從全世界治理的情況來看,大氣污染治理從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個過程和自身的規律。就拿英國來說,1952年倫敦的“煙霧事件”以后,英國的大氣污染治理也花了將近30年的時間才得到根本的好轉。記者朋友們,我們現在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的還不到三分之一,隻有29%,所以我們國家大氣污染治理仍然是任重道遠,來不得半點鬆懈,容不得半點的懈怠。當前國家也在制定到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三年行動計劃,我認為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是在三個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一是我們的產業結構。京津冀也好,別的一些地區也好,污染之所以重,來源還是排放,排放還是來自於產業結構。京津冀“2+26”個城市國土面積隻佔全國國土面積的3%,但是3%的面積上排放著我們國家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如果不在產業結構上做根本的調整,我們要從根本上治理大氣污染還是一句空話。

二是能源結構,我們還是要改變偏煤的能源結構,京津冀地方不大,但是單位面積、煤炭的消耗是全國的五到六倍,所以要堅持把重點地區的煤炭消費總量要控制下來。另外在北京地區的冬季清潔取暖要穩步推進。

三是交通運輸結構。我們現在相當多的大部分物料運輸是通過公路運輸的、通過重卡,我們要提高鐵路貨運比例,同時對重卡的超標排放要嚴加管控,當然大氣污染治理還得有區域的聯防聯控,因為它是相互影響的。另外還靠我們廣大社會群體的普遍參與,隻有我們大家一起來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我們的藍天白雲才能常在。

(責編:尹深、吳亞雄)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