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村:培養家庭醫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018年03月10日10:5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今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在回答“應如何解決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問題”及“應如何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這兩個問題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採取了諸多從下往上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但留下了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採取了頂層設計的管理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重要問題,頂層設計解決公平問題,探索式的改革將可能解決效率問題。

劉玉村表示,如何能夠解決看病就醫的方便問題,一定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有簽約醫生或家庭醫生,可提供最便捷、最直接的服務﹔如何加強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把設施蓋好,培養足夠的家庭醫生,是當前亟待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體系將會健全,老百姓看病會越來越方便。

以下為記者會文字實錄:

人民政協報和人民政協網記者:我想請問劉玉村委員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去年底爆發了一場規模比較大的“流感”,很多大醫院都是人滿為患,一方面老百姓覺得去大醫院看病依然比較難,但是大家對於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又不太放心,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好像依然存在困難,請問您認為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您認為應該怎樣加強基層的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謝謝。

劉玉村:我想反問在座的記者朋友們,您們覺得現在我們中國的各個城市農村裡面的醫院夠多嗎,醫院夠大嗎。如果回顧我們的體制,我們國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媒體上的說法叫缺醫少藥,政府在那時候做頂層設計,大力啟建了很多醫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就醫的問題。在改革開放這些年採取的是從下往上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問題,但是還是留下了看病難、看病貴這麼一個關鍵的詞匯。最近的這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又採取了頂層設計的管理的辦法,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別大的問題,如果說頂層設計解決的是公平的話,探索式的改革可能解決的是效率問題。

當今,我認為在城市裡蓋的大醫院已然夠多了,也相當不錯了,但是大兵團作戰未必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解決了效率問題但是方便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在百姓當中這是一大困惑。怎麼能夠解決看病就醫的方便問題,一定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有簽約醫生,就有家庭醫生,能夠提供最便捷、最直接的服務。如何加強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把設施蓋好,然后培養足夠的家庭醫生,這是我們當前亟待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我覺得現在政府部門也在花大力氣,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體系就健全了,老百姓看病就會越來越方便。謝謝。

(責編:李佩珊、張雨)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