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委員聚焦民生議題(委員通道)

2018年03月11日04: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會前,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的 “委員通道”上,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就教育、醫療、文化、城市建設等熱點民生議題接受了中外媒體的採訪。

■ 多措並舉培育下一代

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如何讓下一代更茁壯成長,一直是今年兩會上的熱點話題。

“好老師就是好教育,好老師一定要熱愛兒童、尊重兒童。”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委員如是說。

而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委員看來,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解決好中國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中國的孩子不出國門就能念世界一流大學。

前乒乓球世界冠軍、上海體育職業學院副院長王勵勤委員建議,今后應提供更多更完善的體育設施和運動場所,並創造更多普通群眾和專業運動員同場競技的平台,滿足大眾的健身需求,也讓大家更有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 以百姓之心傳承中華文化

來自雲南的青年歌手茸芭莘那,是普米族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在她看來,傳承中華文化,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保護和傳承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

曾創作《常回家看看》等膾炙人口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山東省文聯副主席戚建波委員,則把“為百姓寫歌”稱為自己創作的首要原則。

在回答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提問時,民盟中央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委員表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當代文化,在世界上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根本的是‘心相通’。”他說。

■ 全民普及心肺復蘇技能

“醫患之間不應該是純粹的供需關系,而應該是信任和救護的關系,這是最純粹和最神聖的關系。醫生要盡心盡力,也希望全社會能夠理性地看待醫療的過程,共同維護好醫患關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委員表示。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認為,要在全民當中普及心肺復蘇的技能培訓。“我國每分鐘就有一人出現心臟驟停,但是隻有1%的人會做心肺復蘇,美國是60%的人會。為此,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協會發起了‘心手相連·點亮生命’心肺復蘇普及培訓活動,3年培訓了10萬人。但中國有10億人需要培訓,任務還很重,希望國家重視這一領域。”敖虎山說。

■ 讓城市更安全宜居包容

如何緩解“城市病”,解決城市擁堵、污染等問題,一直是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住建部副部長黃艷委員表示,為了促進城市發展由高速度轉向高質量,住建部將強化城市規劃的戰略引領作用和剛性約束作用,通過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線、劃定城市生態控制線等,把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作為剛性要求。同時,在城市資源和要素配置上要更強調“以人為中心”,減少居民日常長距離通勤的現象,系統提高城市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以及生態環境方面的承載能力,讓城市更安全、宜居和包容。

(本報記者  申孟哲綜合整理)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