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談政德的深意(俠客島·兩會觀察)

獨孤九段

2018年03月12日05: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領導干部要講政德”,這是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向全體黨員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梳理文獻可以發現,這並不是總書記第一次提及“政德”。但在兩會這個全世界都矚目的場合再次強調,其意諄諄。

  “政德”二字其實是為政之德的簡稱。《論語》中有句話膾炙人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心拱之。”意思是,用德行來治理政務,就像北極星一樣有眾星拱衛。從政者掌握權力,可以深刻影響社會發展和他人的生活。如果掌權者是惡人,那權力必然成為公害。所以,中國人對從政者的道德要求非常高,這構成了從古至今未曾斷續的政治傳統。

  這個傳統被中共很好地繼承下來,同時賦予了新的內涵。這次總書記提到政德時,提了三個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他說,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這裡面涉及了三層關系。個體與組織的關系,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個人與身邊人的關系。第一個關系的關鍵是理想信念,這個是黨性,就是對黨組織要有高度的認同和忠誠,要認同黨組織的路線方針,忠誠於黨組織和領導核心。第二個關系的關鍵是宗旨意識,這個是權力觀,從政者要明白手中的權力是何人所授,又是為何而用。第三個關系的關鍵是公私分明,這個是義利觀,是公家所有而不是自己應得,“雖一毫而莫取”。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德的三點要求,同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每位黨員領導干部不妨從這三點來次自我檢查。總書記常強調,做事要善於抓“關鍵少數”,古話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這些黨內“關鍵少數”的道德層次能提起來,黨風自然能為之一新。作為中國的執政黨,立政德對於整個社會道德水平帶動作用也將是巨大的。總書記說,“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便是這個意思。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