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話擔當

2018年03月13日05: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周紅波代表(廣西南寧市市長):

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對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行了部署。南寧市堅持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加快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建議南寧服務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延伸展會價值鏈﹔建好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把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建設為數字經濟基地,積極構建面向東盟的信息服務樞紐。同時,建議南寧積極參與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促進物流產業集聚發展﹔爭取設立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動形成面向東盟的區域性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本報記者  龐革平  劉佳華整理)

闞全程代表(河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投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分級診療,這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關鍵所在。但是,基層醫療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很突出。推進分級診療,建議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方面下大力氣。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地區醫療衛生的投入力度,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織牢全民健康“網底”。基層醫務人員薪酬普遍待遇偏低,建議大幅度提升他們的待遇水平,讓基層醫務人員有奔頭、有盼頭。分級診療體系也是解決“看病難”的關鍵舉措。建議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廣和醫聯體建設,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模式,實現小傷小病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 

(本報記者  馬躍峰整理) 

李言榮委員(四川大學校長):

建議國家設立西部人才基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當前,在東部發達地區人才爭奪激烈,西部卻遠未形成人才吸引力的情況下,西部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應立足於自己培養人才。

建議針對西部高校,由國家聯合地方政府成立“西部人才專項聯合基金”,助力西部高校培養和引進人才。建設“雙一流”大學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學,都需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西部高校給出的物質待遇普遍比東部沿海地區低,吸引高端人才難度更大。除學校給予人才的特別薪水待遇外,可以由專項基金為人才補齊與東部沿海高校相匹配待遇的差額部分。

(本報記者  張  爍整理)  

王俊峰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倡議制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公約

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作為2018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但目前尚沒有一個參與國共同認可、規定相關各方權利義務、具有國際公約性質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基本文件,推動締結有關“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公約,可以進一步增強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和接受。

建議由我國政府倡議並推動與相關參與國共同制訂針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地區性國際公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公約,鞏固和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現有成果,加強各方合作共識,建立“一帶一路”爭端解決中心,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法保障機制。

(本報記者  王比學整理)  

盧禹舜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

完善藝術創作的激勵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美術尤其是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主流美術,要直面人民在文化方面的新需求,解決“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直面新矛盾,弘揚真善美。

建議通過設計和制定適應不同層面藝術家情況的激勵機制,將藝術家的文化責任、課題任務與個人理想價值的實現有效結合,最大限度發揮藝術家的主觀創造性和能動性,既有高度,也“接地氣”﹔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展覽與成果展示、解說、宣傳方式,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新傳播方式,加強觀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此外,加強主流美術與校園的交集活動,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中嘗試和開發更豐富多樣的合作和社會服務活動,讓更多優秀作品走到大家身邊。

(本報記者  史一棋整理)  

馮藝東委員(山東東營市副市長):

提高知識產權侵權違法成本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不強,保護體系不健全,侵權成本低等。

建議從立法源頭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提高侵權違法成本。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切實保障科研團隊和個人在成果轉化中的收益,鼓勵以地區或高校聯盟為主體搭建統一的校企對接平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加快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專利轉化風險投資基金、給予相關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鼓勵專利權人和企業更加注重專利實用效果,降低專利維持費用,降低企業知識產權擁有成本。

(本報記者  楊  昊整理)  

劉若鵬代表(廣東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

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評價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近年來,廣東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市場化運作,有效貫通了基礎應用研究、技術產品開發、工程化和產業化。

現在,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運行與協同創新涉及地方政府、高校等多方主體,難免存在決策程序繁雜、多頭管理效率低等問題。建議國家出台政策文件,對新型研發機構身份進行界定,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評價支持體系,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基地建設等,從而為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增添動力。

(本報記者  張  洋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3日 15 版)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