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高質量發展

2018年03月14日06: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麻建國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推動淮海經濟區生態合作

  作為國內最早提出的跨省經濟合作區域,淮海經濟區在國家發展總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尚未形成引領發展的局面,融合互動的一體化合作仍較鬆散,發展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

  建議推動淮海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共同研究淮海經濟區生態發展的政策安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布局優化與產業合作等方面問題。改善淮海經濟區生態環境質量,設立國家層面的生態保護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大氣、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構筑淮海經濟區綠色發展基礎,積極創建低碳城市,協調推進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循環農業等多個方面發展。

  (本報記者  潘  躍整理)  

  

  葉露中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市長):

  確保扶貧工作不留死角

  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任務重,我們要堅持“干”字當頭,黨政一把手不光有表態,更要做表率,在扶貧一線親力親為。建議堅持優秀干部向扶貧一線調配,做到貧困縣區黨政正職和貧困人口較多的鄉鎮主要負責人不脫貧不調離,全面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確保扶貧工作不留死角。

  建議逐村逐戶逐人摸清核准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清單,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重要路徑,應想辦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把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作為根本出路,把精力放在怎麼建成、建強產業上,依靠產業帶動,做到家家能脫貧,戶戶能增收。

  (本報記者  韓俊杰  孫  振整理)  

  

  吳立新代表(山東青島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

  在國家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海洋事業已經進入快車道,但我國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人才總量和產業發展實力等方面與國家需求相比明顯不足,部分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建議強化海洋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國家海洋優勢資源,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擴大科學家科研方向選擇自主權﹔不斷完善海洋人才引進和培養模式,構建國際化人才戰略布局,優化人才配套措施﹔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推動深藍漁業、海洋高端裝備、海洋大數據、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海洋監測等產業﹔加快推進國家E級超算建設及其應用。

  (本報記者  王  沛整理)  

  

  丁烈雲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政府工作報告對教育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這就要真正了解需求,扎根中國大地,堅持學科發展上形成特色。新時代的大學科研人員應著力寫好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學術雜志上,另外一篇發表在祖國大地上。

  從學科建設來說, 學科交叉融合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非常突出的特點。為了讓不同學科更好地結合,學校應主動搭建平台,定期舉行跨學科的交流會。同時還可以設立跨學科研究基金,實現倍增效應。建議適時調整高校評價體系,高校服務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工作和成果,都應該體現在高校的評價中。

  (本報記者  范昊天整理)  

  

  石玉東代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

  重視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保持穩步發展態勢,但西北等清潔能源富集地區“棄水、棄光、棄風”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建議大力推動“再電氣化”進程,實現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和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鼓勵電動汽車等行業蓬勃發展﹔二是在能源領域樹立起“全國一盤棋”思想,從國家層面統籌清潔能源輸出、引入與調配,加大跨區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推動清潔能源跨省跨區域輸送,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三是推動清潔能源配額制政策落地生根,將清潔能源消納情況列為當地政府考核及主官離任審計的重要指標。

  (本報記者  侯雲晨整理)  

  

  徐景坤委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

  以歷史教育增強民族認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多年不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對年輕一代成功的歷史教育。在高中階段教育中,成功的歷史教育對青少年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意義巨大。

  建議加強對中學生的歷史教育,增加民族英雄教育在整個歷史教育中的比重﹔文博場館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特別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形式,傳遞正確歷史史實,引導社會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抵制虛無主義、戲說歷史等各種歪風邪氣。在內容方面,應全面客觀介紹中華文明史,增強年輕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  王錦濤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4日 14 版)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