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佔斌委員:精准把握問題根源,打好三大攻堅戰

人民網記者 萬鵬 夏曉倫

2018年03月14日23:3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 人民網記者夏曉倫 攝影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 人民網記者夏曉倫 攝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多黨合作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舞台。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就“政協委員如何履職盡責”,“打好三大攻堅戰”等問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專訪。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可以充分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針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情況,深入調研,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向上反饋。” 張佔斌委員告訴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國家行政學院的一員,可以在培訓公務員的實際工作過程中,與主政一方的官員們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更好地掌握基層的一些信息和情況,便於將他們反映的問題及時向上傳達,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地傳達中央的政策文件精神。張佔斌委員表示,在以往的實際工作過程中,自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為順利履職盡責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就“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大力振興和提升實體經濟”等問題,張佔斌委員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指導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構想。近些年,我國在亞投行、國際產能合作,海外共建工業園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歐班列增多,海外投資不斷增長,與周邊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大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

張佔斌委員指出,在振興實體經濟方面,我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三去一降一補”大大提升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制造業層次和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存在質量不高、品牌不足、創新缺乏、研發落后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國正在積極地採取一系列措施,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金融改革防止“脫實向虛”,各項優惠政策都在向制造業傾斜。“不過,產業的轉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期待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穩步向前。”張佔斌委員說。

2018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的過程中,政協委員如何發揮自身作用?張佔斌委員認為,三大攻堅戰是防范和化解我國重大風險的重大問題,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是保障民生、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三大攻堅戰將是未來幾年我國重點解決的任務。政協委員應該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充分發揮聯系面廣的優勢,努力做到深入一線,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准確分析問題,精准把握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針對問題向中央和地方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能夠為防范風險和解決問題建言獻策。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