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宇委員:規劃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 推進“綠色出行”

人民網記者 萬鵬 於凱

2018年03月15日00:0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人民網記者於凱-攝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人民網記者於凱-攝

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交通越來越擁堵,全國近百座以上城市實行了大范圍限行令,民眾自行車綠色出行的呼聲也越發強烈。就此,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向記者談到,廈門市雖然已經出現了自行車高架路,但整體而言,我國自行車道路體系和國外相比還需要加強,他建議規劃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

張震宇委員告訴記者,截至2017年底國內共享單車投放量達到2300萬,用戶規模突破2億,全年使用170億次,騎行299.47億公裡,減少699萬噸的碳排放和161億元的擁堵成本。但是我國的自行車道路體系卻並不發達,在荷蘭、丹麥等一些自行車交通比較發達的國家,不僅有自行車專用道路,還有自行車高速公路。

就“自行車道路體系存在的問題”,張震宇委員分析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市自行車保有量激增,道路通行壓力大。”他談到,隨著共享單車的迅速發展,城市自行車數量激增,截至2017年9月,北京全市共享單車投放量達到235萬輛,城市明顯已經容不下目前的單車數量。自行車數量的增加固然是好事,但是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的規劃還存在欠缺,城市自行車專用道的花費雖然遠低於機動車道路,卻經常被忽視。

“二是機非混行給騎行者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張震宇委員說,由於我國很多城市的自行車道路體系不夠完善,甚至根本沒有自行車道,所以騎行者面臨的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就是機動車霸佔自行車道,使得自行車無路可走,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據調查,65.39%的人認為機非混行導致交通秩序差、通行效率低,是阻礙自行車綠色出行的主要原因。張震宇委員認為,電動自行車與自行車沒能實現隔離,自行車配套設施仍有欠缺,這兩方面也應引起重視。由於缺乏專用的自行車停車場,大量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阻礙交通,同時也導致了自行車丟失、損壞事件頻發。

如何建立完善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張震宇委員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把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路納入城市規劃工作中,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推動綠色出行。”張震宇委員向記者指出,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且艱巨的任務,建議把自行車專用道路體系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工作中,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堅決的執行,因地制宜合理修建自行車專用道路,確保自行車道網絡通暢、連續。此外,通過積極開展試點工作,讓民眾體驗到自行車專用道路的好處,積累相關經驗,取長補短,積極改進,然后以點帶面,逐步鋪開。比如優先在具備條件的新城區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路,然后逐步擴展到整個城區。

張震宇委員建議,通過規范的管理把電動車和自行車分離開,並且改善優化環境,完善自行車專用道路配套設施​。他建議把自行車道和電動車道分開,同時通過呼吁引導、管控結合,把電動車對自行車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此外,為了改善自行車出行環境,必須完善自行車配套設施,例如,組建共享單車統一管理公司,聯合運營企業設置共享單車管理專項基金,設置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等,解決目前共享單車迅速發展帶來的交通問題。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