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商量 好商量 會商量(天天聽兩會·青創營·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李昌禹

2018年03月16日05: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於15日閉幕了。13天的日程裡,有的委員提交了認真調研形成的提案,有的委員登上人民大會堂的講台作大會發言,有的委員面對大眾傳媒發表意見建議……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以求真務實的履職,生動展現了協商民主的活力與魅力。

  從中可以看到智慧的激蕩。委員來自各個界別,大多是所在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代表人士,他們的專業視野和深刻見解,往往能為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他們通過大會發言、小組討論、提交提案等渠道鄭重提出的意見建議,很多推動了某一政策的出台或某項工作的展開。如京滬高鐵建設總指揮盧春房委員就用四個詞描繪了中國高鐵未來的樣子:安全、智能、更快、綠色,與之相關的具體建議,也將通過政協既有渠道抵達相關部門,起到資政作用。

  從中可以看到民生的訴求。委員來自不同界別,代表一方表達訴求。政協委員匯聚民意,發出聲音,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就能為黨和政府改進工作提供不同視角和重要參考。“養孩子成本太高而且不斷增加,許多媽媽不敢生二孩!”婦聯界別的楊文委員大聲呼吁,她提交的提案主題也是0—3歲嬰幼兒公共托育服務。從女性角度考慮公共政策如何完善,她的提案得到很多委員的響應。

  從中還可以看到民心的凝聚。從政府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草案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監察法草案,來自34個界別的委員們分組認真討論,他們代表各自界別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了充分表達,其中有碰撞、有交鋒,並最終達成共識、取得一致,而這種一致性的表達,便是大會發表的政治決議。按照協商民主的原則,參與協商各方應按共識行動。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強調。這是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真諦的又一次生動闡釋,為委員參與協商民主指引了方向和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從立法到行政,從政府決策到群眾自治,協商民主生動實踐、開花結果。可以說,這一中國特色民主形式已深深嵌入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全過程,滲透到國家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商量,已經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

  其中的政協協商尤其亮眼,其代表作便是已經成為全國政協品牌工作的“雙周協商座談會”。許多參加過雙周會的委員都贊嘆這種組織形式的民主和高效,其中包括姚明委員。他在2014年一次雙周會上提出取消賽事審批的建議,引起國務院高度重視,並最終被吸納進相關政策中。“籃協如果有類似的協商座談會這種定期座談的形式,對決策工作會有很大幫助。”身為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說。

  “政協不是權力機關,參政不行政、建言不決策、監督不強制,主要通過協商發揮作用。這種作用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在15日的閉幕會上,新當選的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再次強調了協商的重要性。

  筆尖蘸滿真與實,畫出最大同心圓。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新一屆全國政協和委員們一定能在會協商、善議政上下足功夫、做足功課,給出一份份亮麗的成績單,去標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乘風破浪的航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6日 15 版)
(責編:沈泉池、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