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港可助力中华文化传播

列席政协会议海外侨胞代表、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会长  林奕权

2018年03月14日04: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我一直在等着参会的邀请。当我接到大使馆通知的时候,真的是太兴奋了,我推掉了其它一切事情,赶紧买机票,第一时间飞过来。

来参加两会对华侨华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尤其是今年两会,是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一次两会,而且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参加两会,让我可以亲历历史性的伟大时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列席两会,我带来了将交通港建设成为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传播桥头堡的相关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全球化时代,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结构中比硬实力更为重要。如果把硬实力比作常数,那么软实力就是变数或乘数;它可以倍增或递减综合国力。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要求也迫在眉睫。

要让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繁荣,应在日常生活中积聚文化力量。让这种力量自觉融入国民血液,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明、素质。让文化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及身份标志,最终成为国民凝聚力和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力量。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港商业集群是实现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打造文化传播体系的重要载体。

交通港商业集群渗透在文化生产力的生产、交易、消费和再生产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文化本身不仅是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交通港商业集群涉及的相关产业领域,如餐饮、商业、旅游,都依托于文化,是文化外在化、产品化的载体。而且,这些相关行业都是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是有利于实现人类幸福的新兴产业,也是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集中推广文化产品、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窗口及主流渠道。因此,交通港商业集群应该成为推进民族品牌发展的重要桥梁。

然而,现有的招商机制极易将新兴民族品牌淘汰出局。为此,我建议,对民族品牌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扶持。

我认为,交通港商业管理部门需要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商业集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民族商业的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消除限制民族商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障碍。

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筹划多个交通港商业集群民族化改革试验区,发挥交通港商业的主体带动作用,依托“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及经济辐射力,多方面拓展交通港商业集群民族化的开发版图。优先选择国内重点枢纽机场及枢纽高铁站进行试点。让交通港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走入中国、走向世界大舞台的同时,也能成为民族商业、民族餐饮及“中国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试验区。

长期以来,交通港的文化承载功能被忽略,而今历史与愿景交织,国际与本土融汇,政府与市场交心,现实与未来碰撞。交通港应该真正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大局,融入中华文化积极广泛传播体系之中,建设成为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传播的桥头堡。

(本报记者  潘旭涛采访整理)

(责编:刘海天、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进行时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献策
    民民跑两会
    听懂两会
    捎句话
    人民网评
    健康中国人

两会调查

    2018两会热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