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脫貧攻堅態勢強勁

本報記者  劉裕國  王明峰  宋豪新

2018年03月04日05: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年伊始,冰雪還未完全消融,海拔2300米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麻栗鎮大象坪村已是一派火熱景象。副鎮長兼村支書李志浩懷揣新的規劃藍圖,帶著村干部踩著吱吱作響的冰碴山道,准備修一條6公裡長的旅游路。

“一股子倔勁,滿腦子新招”,這是村民對李志浩的稱贊。2013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的李志浩走進了大象坪村的脫貧攻堅戰場,一路從大學生村官干到村支書、副鎮長。2016年,大象坪村整體脫貧,但李志浩堅持留在村裡,發誓要把鄉親們帶上小康路。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首次逼近萬元。今年,李志浩搶抓機遇,著手讓村子連通並融入新開發的螺髻山西片風景區,“這樣可以拉動村裡的種養殖業上規模,鞏固全村脫貧成果,提升村民生活質量。”

李志浩和大象坪村,是四川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准施策、過細工作。一年來,四川省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下足“繡花”功夫,攻堅態勢持續強勁。去年,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數十次專題研究,各級黨委政府一以貫之,先后打響“春季攻勢”“夏季戰役”“秋季攻堅”“冬季沖刺”四場戰役,“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一起抓”的作戰指揮體系高效運轉。

分線出擊、協同聯動。四川22個扶貧專項全年投入各類資金1263.35億元,各專項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集團作戰、精准發力,先后召開20多個行業扶貧現場會、4個片區推進會。專業力量前線指導,分行業分區域各個擊破、全線開花。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會議在四川成功召開,四川扶貧經驗推向全國。

四川精准施策,對標補短,近年來制定實施88個貧困縣、11501個貧困村的產業脫貧規劃,出台全省就業扶貧9條措施,幫助85.2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完善利益聯結,帶動脫貧增收。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樂山市金口河區金河鎮曙光村,爬上山頂的食用菌基地,看到幾座大棚依著山勢次第排布。大棚裡,去年投產的金針菇已經開始採摘第二茬,村民李仕容說,“在這上班70元一天。去年下半年,工資加上土地流轉費共收入8000多元。”曙光村還抓住列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和全區大瓦山旅游環線的契機,按照“春賞花、夏摘果、秋觀葉、冬玩雪”的思路,打造產村相融、農旅結合的“花溪曙光”。

旅游這口“脫貧致富飯”,也讓甘孜藏族自治州俄達門巴村的村民們過上了好日子。“3年前的村子蕭條落后,我家算是全村37戶貧困戶中最窮的一戶﹔一年后,村子被打造成了景區,我家的牧民定居房也被改造成游客接待住宿房,年收入過萬元,一年就脫貧了。”俄達門巴村全域旅游帶來的“變形記”,讓70歲的村民日澤樂開了花。

“住進好房子,過上好日子,越來越紅火。”巴中市通江縣大興鄉賈家梁村貧困戶張永卓感嘆。去年,他住進了新房子,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安全電,更令他驚喜的是,種植3畝土豆和到茶園務工,為他帶來了近5萬元收入。近年來,四川累計完成易地扶貧搬遷72.7萬人,新村扶貧惠及224.7萬貧困群眾。

創新機制,激發活力,是四川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又一個實招。建成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實行動態管理﹔為所有貧困村落實1名聯系領導、1個幫扶單位、1個駐村工作組、1名“第一書記”、1名農技員。2017年,四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全省實現減貧108.5萬人、完成率達103%﹔實際退出貧困村3769個、完成率102%﹔15個計劃摘帽縣貧困發生率均下降至3%以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4日 03 版)

(責編:李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