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5日05: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北京3月4日電 (記者江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新任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張業遂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大會會期15天半,這主要是由大會的議程決定的。
在回答憲法修改的相關問題時,張業遂說,修改憲法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關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動。這次修改憲法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則,做到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又遵循憲法法律發展的規律,確保憲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權威性。
針對記者提出的中國國防預算增加的問題,張業遂表示,近年來,中國適度加大國防投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了彌補過去投入的不足,主要用於更新裝備、改善軍人生活待遇和基層部隊訓練生活條件。中國的國防投入水平低於世界主要國家,“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在回答房地產稅立法進度的問題時,張業遂說,房地產稅立法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是黨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組織起草。目前正在加快進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証、內部征求意見等方面的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的准備工作。
談及制定監察法、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的目的時,張業遂表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國家監督制度的頂層設計,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察全覆蓋。
有記者問到2018年立法計劃等問題。“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將制定或者修改20多部法律,包括民法典各分編、有關單行稅法等。同時將做好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相關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張業遂透露,為了適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計劃將原來的“外資三法”整合,制定一部新的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的基礎性法律。
在回答“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當中,人大會有什麼樣的新作為”時,張業遂介紹,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緊盯環保工作不放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努力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5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