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梁軍)今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召開。在會后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設立的“部長通道”上,監察部部長楊曉渡接受了記者們的集中採訪。
監察部部長楊曉渡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在談到如何理解監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加強黨的領導、以及擬成立的監察委既要接受黨的領導又要對人大負責這樣的關系時,楊曉渡表示,對於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對於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大的威脅是來自於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取得了非常重大的進展。
“但是,我們也看到,和腐敗的斗爭是長期的。黨領導我們取得了現在的勝利,要取得反腐敗的徹底勝利,也就是把今天形成的壓倒性的態勢變成一種壓倒性的勝利,需要繼續加強黨的領導。” 楊曉渡說。
楊曉渡指出,人大擬設立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和中央紀委是合署辦公的,合署辦公就意味著要直接向黨中央報告工作,接受黨中央的領導,接受黨中央的監督。
同時,國家監察委又是由全國人大產生的,因此它要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向全國人大負責。監察法將規定國家監察委如何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以及人大的執法檢查等,這些都是監察委對人大負責的具體表現、接受人大監督的具體形式。
在反腐敗問題上,中央通過領導中央紀委和同紀委合署辦公的國家監察委,來實現黨的統一領導。楊曉渡指出,這樣做實際上和中國的政治體制是完全相一致的。
楊曉渡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征,這次國家修改憲法過程當中,把這麼重要的一個條文已經放入了憲法修正案草案的總綱部分。同時在國家監察法的制定過程中,也把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於監察工作的領導寫入了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