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干精神托起實體經濟——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開放日側記

2018年03月06日00:31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以實干精神托起實體經濟——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開放日側記

新華社記者李錚、鄒明仲

“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振興發展提出的‘三個推進’要求作為破解遼寧發展深層次矛盾的‘金鑰匙’來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遼寧黨員干部政治素質強了、整體形象好了、干事創業的作風實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正在形成,遼寧經濟正在實現實實在在的增長。”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代表們紛紛表示,遼寧省經濟形勢在好轉,政治生態在淨化,營商環境在改善,干部作風在轉變。這是遼寧加快振興發展的基礎所在、信心所在、希望所在。遼寧代表團傳遞出了強烈的以實干精神托起實體經濟,在新一輪振興發展中開創新局面的信心。

國有企業是遼寧重要的經濟基礎,是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力量。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繼壯說,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對於鋼鐵、煤炭、石化行業來說,既面臨挑戰,也深受其益。2017年,鋼鐵行業化解粗鋼產能5000萬噸以上,1.4億噸“地條鋼”產能全面出清,從根本上扭轉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行業內企業普遍扭虧為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陳繼壯舉例說,國企本鋼和民企沙鋼對東北特鋼進行聯合重組后,體制機制改變了,兩個月就扭虧為盈。遼寧國有企業如果能大刀闊斧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存量吸引增量,就相當於為遼寧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按下了“快進鍵”。

全國人大代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說,我們企業發展的關鍵就在於通過深化企業改革,建立多元股權結構,加快創新驅動戰略,培育高端人才。“創新也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將努力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發體系和研發隊伍,攻克核心技術,讓企業產品邁向中高端。”

遼寧港口整合的話題在開放日上備受關注。全國人大代表、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和忠說,遼寧省政府正在加快推進遼寧港口資源整合,在政府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整合港口及物流資源,加快遼寧綜合物流體系構建,促進遼寧經濟快速發展。

李和忠說,遼寧港口整合后,會充分發揮在全國及海外布局的港口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多式聯運業務,形成完整的低成本運輸鏈,暢通物流通道,助力遼寧振興。

“我是一名農民代表,我們村共有14個村民組、1197戶4262人、耕地面積5911畝,林地面積2200畝……”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喀左縣水泉鎮水泉村黨支部書記唐廷波的發言,一開口就脫稿說出了一連串數字,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他說,我們村此前一直以大田種植為主導產業,村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2016年,我們開始走通過加強土地流轉、領辦村級合作組織、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的路子。目前,水泉村已發展起來15個溫室大棚,發展有機蔬菜、藍莓種植,村民收入增加了,也給貧困戶帶來了福利,每年可獲得保底分紅。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在合作社參與勞動,平均每人每年可以收入兩萬元以上﹔沒有勞動能力、無法土地入股的貧困戶,村集體收益部分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后,對建檔立卡戶予以一定的資金扶持。

“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少內容涉及三農領域,說到了我們農民的心坎上。”唐廷波說,我們村取得了一些成績,得益於黨中央的強農惠農政策在基層落實。我們會繼續擴大大棚建設規模,打造集休閑旅游、採摘為一體的農業示范基地。預計今年年底,全村貧困戶人口將全部脫貧。

“我們正在力爭攻下一批項目、解決一批問題、辦成一批大事,讓人民群眾真切看到我們不斷推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果。我們要以力舉千鈞的拼勁、力拔頭籌的干勁,干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個新遼寧!”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唐一軍說。

(責編:劉海天、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