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抱(記者手記)

本報記者  李  婕

2018年03月07日04: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在兩會現場,總有一道道獨特的靚麗風景。身著色彩艷麗的民族服裝,帶著各族人民的寄望,他們是少數民族代表委員。

他們關注什麼?教育和脫貧是最關切的話題。在這樣的關切背后,是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

團結和教育分不開。在兩會第一場“委員通道”中,來自雲南的張敏委員就講述了貧困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團結互助,內地如何幫扶著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正是有了教育幫扶,少數民族孩子才可以更好地學習普通話和書法,才有機會更深入地接觸和理解民族文化。“我把孩子托付給國家”,這是一位邊疆少數民族家長對祖國教育最深情的告白。

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感恩教育成為一些學校的特色,備受家長青睞。由此,少數民族孩子有了去北京上大學的願望,認識到了民族團結的意義,學會了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這是教育的力量。在一些少數民族村庄還有這樣的場景——每周一,村民集聚在村委大院參加升國旗儀式,也在國旗下學習黨和國家的新政策,交流種植技術,探討致富經驗。就是在這樣的教育學習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講到了我們的心坎裡。

我們來自56個民族。“真的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才有希望。”一位新疆老村支部書記如是說。隻有56個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才能守望互助形成合力,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責編:李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