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發言。(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李彤)“山東在全國區域競爭中已不那麼耀眼了”“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尷尬境地。”春節假期剛過,初七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召開新舊動能轉換動員會。省委書記劉家義“自揭短板”的講話,刷屏微信“朋友圈”,外界不禁要問:“山東怎麼了?”
省委書記回應“自揭短板”:談新舊動能轉變
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上,劉家義做了回應。他帶來了當時的發言稿,舉起來說:“網上那篇文章,跟我的發言有誤差但是不大,這是由於我的‘川普’(四川普通話)口音造成的”。話音剛落,現場響起了笑聲,氣氛輕鬆活躍了。
“山東雖然經濟總量較大,但是人口眾多,這樣平均下來,人均GDP就不高了”,劉家義坦言,人均GDP與經濟總量的差距,就是山東需要正視和解決的發展問題。
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競爭態勢逼人。這也是春節假期后全省召開大會的初衷,通過新舊動能轉變,實現高質量增長。
“走在前列”,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對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要求。劉家義說,近年來全省將總書記重要講話一項一項結合實際抓落實、抓落地生根,拿出具體舉措。提出了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目標,發展資源效益高、生態環境優、人民群眾富、社會文明和諧美麗的山東﹔抓好謀篇布局,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抓手,把轉方式、調結構、“三去一降一補”落到實處﹔著力打好脫貧攻堅、環境整治、風險防控、社會穩定、安全生產五場攻堅戰﹔全面從嚴治黨,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走在前列”提供保障。
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是會場內山東團代表發言的核心。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張新文表示,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發展壯大新動能”感受深刻。“山東省組建了新舊動能轉換推進辦公室,把實施好重大工程作為主要工作,並在機制保障上形成上下聯動、綜合協調的執行體系。”
“要把經濟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創新引領,觀念上的創新尤為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許振超以青島港為例說,現代化無人碼頭一投入生產,就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搶佔大數據高地,培育發展新動能,是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的發言主題,他說,要使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議將服務器等雲計算核心裝備研發列入國家支持專項,與高鐵、核電一樣加大推廣力度。”
媒體提問“搶”話筒 關注金融安全等話題
距離會議開始還有半小時,會場內媒體區域已經座無虛席。
現場的提問針對性強,有些不乏犀利尖銳。“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山東有哪些舉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山東的思路是什麼?”“‘三去一降一補’進展如何?”……
劉家義說,山東金融風險隱患不能說沒有,雖然矛盾不突出,但是絕不掉以輕心。政府性債務總量不小,比例不大。對於山東金融風險防控,省裡有詳細的措施。
對於“三農”改革和鄉村振興,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省長龔正介紹說,山東農業發展堅持三鏈重構,一產+二產+三產等於“新六產”。突出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兩大重點,力推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和智慧型發展,通過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到2020年要建設農業“新六產”示范主體約600家。
“要把‘新六產’打造成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讓鄉村振興在齊魯大地落實到位。”他說。
建設智慧城市,提高運行效率,也是媒體的關注點。隨著“智慧山東”試點工作的深入,“智慧城市”的建設已從省內主要城市向縣域拓展,出現了“智慧高青”等探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表示,城市建設要在創新上先行先試,綠色上先行先試,智慧城市上先行先試。在產業發展、城市布局和生態環保上做三規合一,要看清、想透、想深。
團體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媒體的積極互動讓劉家義的“這是最后一個問題”說了多次。在最后環節,劉家義笑著說:“感謝媒體記者對山東發展的關注,我比大家更有信心。”
山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