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國務院扶貧辦負責人答記者問

脫貧攻堅 從“打贏”向“打好”轉變

2018年03月08日04: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攻堅戰態勢如何?怎樣從“打贏”向“打好”轉變?深度貧困的“硬骨頭”怎麼啃?

7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就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劉永富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顯著成績。

我們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上最好成績。2012年底,我國有貧困人口9899萬人,到2017年底還剩3046萬人,5年減少貧困人口6853萬人,年均減少1370萬人。此外,2012年底貧困縣為832個,2016年“摘帽”28個縣,2017年預計“摘帽”120多個。2016年首次出現了貧困縣總量的減少。

劉永富說,下一步,要在堅持前幾年脫貧攻堅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改進政策、創新舉措,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攻堅力度,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對干部和貧困群眾的培訓等,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們現在不僅要打贏,而且要打好,我們也有信心能夠打好這個攻堅戰。”他說。

不能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

“‘打贏’和‘打好’一字之差,應該說‘打好’比‘打贏’含金量更高。”劉永富表示,脫貧必須是符合質量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不能摻水,不能是假的,不能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要保証脫貧的質量。

他介紹,下一步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市財政、縣財政扶貧資金分配結果一律公開,鄉村兩級扶貧資金、扶貧項目公示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我們現在正在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扶貧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花多少錢,先把項目編制出來,讓項目等錢,不要讓錢等項目,解決地方不會干、不敢干的問題。”劉永富說,不光是錢不能亂花,還要把它花好,要組織第三方機構去看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如何,進行績效評估。

他表示,脫貧攻堅戰以來,已查處了作風和各種問題的案件6萬多起,處理相關責任人8萬多人。

啃下深度貧困“硬骨頭”

“打贏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深度貧困地區非常關鍵。”劉永富表示,要實現“一個人不掉隊,一個民族不能少”的目標,深度貧困地區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劉永富介紹,相比現在全國3.1%的貧困發生率,截至去年底,我國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縣還有110個,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村還有1.6萬多個,貧困發生率是11%的縣約有334個,所以對這些地區要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堅決攻下來。

劉永富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目前已經加大對“三區三州”重點支持。去年底基本完成制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要加強對深度貧困地區監測監控,發現工作不到位或有可能完不成任務的提早做工作,確保脫貧不留“死角”。

(據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侯雪靜、劉慧、胡浩)

(責編:李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