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曉楠 李 婕 潘旭濤 盧澤華
2018年03月08日04: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
3月7日下午,安徽代表團小組會議后,部分婦女代表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聊起婦女權益保障的相關建議。圖為部分婦女代表正在熱烈討論。 |
![]() |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貴州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圖為貴州代表團代表在會議間隙交流。 |
3月7日,兩會進入第五天。在“三八”節即將來臨之際,女性的發展與權益保障等話題,得到了眾多代表委員的關注。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眾多女代表、女委員紛紛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婦女的平等權利保障有力,發展水平全方位提升,獲得感、幸福感更強,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她地位不斷提升
五年來,中國婦女事業發展邁上了新台階,各領域的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達到新水平。婦女的就業規模繼續擴大,2015年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佔42.9%,比2012年增加1068萬人。男女平等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落實,婦女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的比例提高,婦女的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農村貧困婦女人數大幅度減少。
在天津市河東區副區長丁梅委員看來,現在中國婦女有良好的發展環境。令丁梅印象深刻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婦女健康保障領域取得很大進展,例如,全國范圍內都有針對乳腺癌、宮頸癌等疾病的免費防控、篩查項目﹔中國孕產婦死亡率已經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二是女性平等地享有教育過程和教育機會,有了健康和教育,婦女就能參與社會的各個方面,有獨立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政治地位。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紅宇委員認為,新時代的女性有新特點,更獨立,以自己的工作為榮,擁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更前沿,既有飛天女將,也有不少成功的女性創業者、女性企業家,我們也站在了高科技的前沿,“這些與十八大以來倡導的社會風氣是分不開的,社會為女性追求自我創造了更好的環境”。
“中國婦女的幸福感是滿滿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甘肅分所所長張萍委員說,這是發自內心來講的,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女性,都很羨慕中國女性能享受到這麼高的地位,能夠擁有充足、平等的發展空間。中國婦聯的工作做得也很到位。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中國的婦女為中國發展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無論是在政界、商界、學術界還是文化界,中國女性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國婦女地位已經有了很大提升,女性受到了同等的重視,很受尊重。婦女的發展也有充分的空間,隻要自己努力,都會找到成功的路徑。”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委員說。
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黨支部書記余留芬委員認為,女性的發展與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一方面,現代社會對女性更加開放,更加包容。另一方面,社會的快速發展,比如互聯網的發展也為大家開放思想、開展事業提供了條件。
她力量貢獻“軟實力”
廣大女性在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了自身新進步,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到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攻堅戰,從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火熱實踐,到日益廣闊的國際舞台,女性都展現了“半邊天”的別樣風採,創造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光輝業績。據統計,2015年,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女性達55%左右。
“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在實際中也是這樣的。”余留芬說,不少女性既承擔家庭責任,也是家裡的經濟來源,相比傳統的相夫教子,越多越多女性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我們村裡就有好幾位女性,她們做農產業,開養雞場,做培訓班,事業都發展得很好,其中一位從幾千元錢起家,現在資產上百萬元。她們有自己的想法,也敢於跳出去,有出去闖的勇氣。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首屆副主席楊佳委員認為,“在很多領域,婦女的作用甚至超過了半邊天,尤其是互聯網浪潮的影響下,婦女在創業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更大。”
“2011年,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畢業典禮上,院長約瑟夫·奈對我說,‘祝賀你!佳,你是中國的軟實力!’頓時,全場幾千名師生自發起立,為我這位哈佛大學建校以來第一位獲得MPA學位的外國盲人學生鼓掌歡呼。2011年,我又成為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校友成就獎2011年度唯一得主。”楊佳說,“我小的時候,就特別羨慕居裡夫人和女飛行員,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女宇航員,在我們科學院系統,從女科學家,到女院士,女性的身影越來越多,女性在當今社會上起到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論是在繼承發展創新中,還是在家風、校風、社會風氣的培育中,包括國際交流中,女性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安’字,有女則安,女性作用不言而喻。”
“當我聽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消息時,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眼淚一下子掉下來。晚上還在問自己,我一個縫紉工可以當上全國人大代表,這是真的嗎?接下來幾天卻開始擔心,怕自己做不好代表。”剛當選代表時的情形,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服裝一分廠縫紉操作工李承霞代表至今難忘。
到北京參會前,李承霞走訪了六七十戶社區居民家庭和紡織廠、服裝廠、建筑工地等勞動一線,走訪對象反映的問題涉及住房、社保、養老保險、教育等多個方面。這些呼聲和民意,她都一一記錄下來。“這些年,國家出台了不少技術工人扶持政策,並加大了技術培訓,我也參加了各種技能大賽並獲了獎,5年收入翻倍。技術改變我的人生,讓我變得強大。身邊的同事也不再認為縫紉工很低微、沒有未來。”
她發展還要添助力
讓尊重和關愛婦女兒童成為國家意志、公民素養和社會風尚,這是眾多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
丁梅認為,女性的發展環境仍然需要進一步改善。比如說,一些傳統觀念認為,職業婦女對社會的貢獻大,“全職媽媽”對社會的貢獻小,這需要改變。其次,阻礙婦女職場發展的“玻璃天花板”仍然存在,應該對女性人才更多地培養和鍛煉,讓女性脫穎而出,真正實現機會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
女性權益保護同樣廣受關注。劉紅宇說,雖然女性的社會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地區,對婦女權益的保護還要長期進行,因此,我呼吁更多有識之士和公益者下農村、去西部,到婦女中間去教她們如何維權。比如,我的一件提案就是關於校園性騷擾話題的,提了一些建議以幫助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州市委會主委陳怡霓委員表示,她最關心二孩政策放開的背景下,鼓勵育齡婦女生育及其相關權益保護的問題。“很多育齡婦女對生育二孩很有意願,但是如何兼顧事業發展和生育,是她們普遍需要面對的問題,國家需要制定一攬子政策,幫助育齡婦女解決他們的近憂和遠慮。同時,在社會上,要預防性別歧視的傾向。”陳怡霓說。
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長吳春梅委員認為,新時代為女性奮斗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幸福來自奮斗,在偉大的時代,女性更應該努力工作,在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出新出彩。“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家風建設。家風建設是良好社會風氣形成的基礎。在家風建設中,女性的角色非常重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女性應緊跟時代步伐,注重學習,開闊視野,加強修養,建立良好家風,給人生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
楊佳表示,希望婦女將來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中來,發揮更多的優勢,更多地成為中國的棟梁之材。在公共管理、國際交流等方面,女性都能憑借親和力強等優勢,發揮更獨特的作用。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想真誠地說一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女性,要盡量做出有價值、有品位的東西,要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實力找到立足之地。‘打鐵還需自身硬’,關鍵是要自立自強。”余留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