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團開放日,這兩個話題備受關注

人民網記者 李兵兵

2018年03月08日18:0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6日,在廣東、福建、天津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團組會議中,“發展實體經濟,優化營商環境”和“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代表們關注與討論的焦點。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列為2018年首項重點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長唐登杰表示,要以“釘釘子”精神落實中央部署的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用好“六區疊加”等先行先試政策,認真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大力保護產權、維護契約﹔深入踐行“馬上就辦”,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說,實現高質量發展要以高層次企業為支撐,要牢固樹立“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千方百計搞好企業服務,“今年,我們將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全方位開放型營商環境調查,將營商環境評價指數納入各區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真正讓天津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和企業家創業“高地”、成長“濕地”、心靈“港灣”。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開發中心主任李金波認為,實體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必不可少。“技術創新是制造業興國的必由之路,是實體企業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他表示,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處理好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關系,堅持產學研結合,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戰略基礎,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推動企業轉型。

振興鄉村,讓農村農民受尊重、被向往

“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關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鄉村振興戰略做了專門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高度重視。會上,代表們紛紛為當地的鄉村發展建言獻策,訴說期待。

“一定要讓農村、農業、農民受尊重,被向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既是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潛力所在。未來廣東省委將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下大力氣把“三農”工作抓好抓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全域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強鄉村規劃,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把農村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作為兩名長期接觸農村一線工作的代表,中國郵政珠海分公司外伶仃郵政營業所營業員兼投遞員謝堅、廣東陽江市海陵試驗區閘坡鎮蒔元村黨支部書記梁桃呼吁國家加大對偏遠海島、漁村的建設,加快完善偏遠地區公共服務。

謝堅代表建議,充分利用郵政遍及城鄉的服務網絡,加大與民政、社保、教育、稅務、交警、交通、農林等相關部門信息互聯互通,為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一點接入,全面服務”的便民平台。

梁桃代表認為,漁港在沿海地區經濟中所起的帶動作用不可忽視,建議加強漁港建設,“有條件的漁港可以建成漁港經濟區,以帶動社會資金到港區從事物資補給、水產品交易、加工、流通、漁船修造、餐飲、娛樂等設施建設,有效延伸漁業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關聯度,拓展漁業發展空間。”

(責編:朱江、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