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兩會:廣東為何要“走在前列”?

人民網記者  付長超

2018年03月10日11:3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要求廣東的同志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回首這幾年,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廣東的發展,“走在前列”一直是總書記對廣東的殷殷囑托。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地方第一站就到了廣東,發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動員令,希望廣東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要求廣東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勇於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廣東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廣東的發展為何如此重要?為什麼要“走在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的確,說到廣東,我們就想到改革開放。1979年我國在深圳、珠海兩地試辦經濟特區,由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之一。1983年新中國第一張股票在深圳發行,這張股票催生了國內第一個股份制企業。1992年鄧小平視察廣東並發表“南方講話”,迅速在全國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浪潮。再到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40年改革開放,廣東始終是先行者。

廣東正是得益於“走在前列”的闖勁,才闖出了碩果累累的成就。2017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8.99萬億元,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3萬元,年均增長9.2%。出口佔全國比重達27.5%。全省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總量超過1000萬戶、居全國首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萬家,全國第一。過去的五年,廣東承接國家改革試點任務達113項,居全國前列。

不僅有“走在前列”的好基礎,廣東也正在迎來“走在前列”的新機遇。隨著“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廣東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廣東在新時代新起點開創工作新局面提出明確要求,字字句句飽含對廣東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愛,體現了對廣東發展全局的系統思考,寄予了對廣東這片熱土的殷殷重托。”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示,要奮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區。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也在向全黨全國發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偉大宣示和動員令。

(責編:趙怡、曾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