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張榮代表:雙一流大學關鍵是一流的體系和一流的能力

2018年03月11日16:2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張榮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喬立遠)今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會前,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表示,雙一流大學的根本性標志是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貢獻。

張榮代表說,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黨和國家做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一流大學的根本性標志是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貢獻。在具體建設過程當中,要把握好一流的體系和一流的能力這兩個關鍵。

一流的體系,包括一流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治理體系和保障體系。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大學,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的基本載體和重要依托。在一流學科的建設當中,要堅持的原則是:第一,堅持內涵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第二,特色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融合發展,促進交叉,優化生態,努力打造更加科學合理的一流學科體系。一流學科是由一流的人才隊伍支撐的,沒有一流的人才就沒有一流的學科,一定要堅持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

一流能力的建設,首先是人才培養能力。再者,是科技創新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必須要努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張榮舉例說:廈門大學有一項非常著名的成果,就是研發的艾滋病檢測試劑。已經在42個國家推廣應用,供應了5億人份,其中海外就有6000萬人份。同時還推出了全球首個乙肝疫苗,乙肝治療性蛋白,還有全球領先的宮頸癌的疫苗,這些都為造福全球人類的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做出了高校應有的貢獻。第三,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能力。必須要傳承好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第四,是一流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一流大學都是在國際高等教育的合作與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必須具有一流的引領性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能力。

(責編:張歌、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