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頻提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向世界承諾多贏

2018年03月12日15:32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大江東.png

不少網友好奇,怎麼在全國兩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了高頻詞。3月5日,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3月8日,王毅外長回答記者談及今年外交亮點,也提及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3月11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新聞發布會點明,進口博覽會11月在上海舉行。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中央共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上海市市長應勇,在兩會期間都談及了這一博覽會。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何被如此高度關注?這個展會目前有啥進展?跟咱老百姓有啥關系?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呢?且聽東姐一一道來。

F7150FE6-5501-4EFB-AD64-886B1A2B92C8.png

這個四葉狀的國家展覽中心(上海),正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會址。(本文圖片均由國家會展中心提供)

世界贏了:向全球開放中國市場,給他國企業“贏”的機會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對全世界的承諾。

2017年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伙伴關系,促進同各相關國家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助力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正是這個初衷,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籌備快速推進。

講話中有一個詞非常鮮明,就是“互利共贏”。通過這個博覽會,也要給中國以及世界雙贏的機會。

通過進口博覽會,中國要向全世界開放市場,給他國企業機會,讓他人贏,這一出發點很是明顯。用商務部部長鐘山的話說,這是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信心,體現了中國自信、中國擔當。

對這個思路,世界各國熱烈歡迎。從報名情況就能判斷一二:

參展企業簽約快速升溫。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業務統計,已有120多個國家(地區)的上千家企業,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報名參展。其中,已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200家企業簽約,已簽約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簽約企業中,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企業數量佔比分別為35%、32%、16%、11%、6%。

聯合國此前發布《2017年最不發達國家的狀況》報告顯示,全球目前仍有超過40個最不發達國家。中國將對這樣的國家給予必要的幫助。比如,對光地和標攤費用8折優惠,並為參會的每個國家免費提供2個標准展位。

截至目前,已有22個最不發達國家超過140家企業報名參展,展覽面積近5000平方米,將展示服裝及日用消費品、食品及農產品、保健品等最富本國特色的優質產品,以及當地豐富旅游資源和人文特色。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結構不同,經濟互補性強,貿易潛力巨大。中國政府一直通過削減壁壘、搭建平台、完善促進進口政策,積極擴大沿線國家進口,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將成為一個平台,為各國產業優化提供交流機會。

咱國,就是這麼真誠,這麼仗義!

2C37BEB5-568C-4FB5-856C-2ACA47F068E9.png

國家會展項目總建筑面積147萬平方米,擁有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和10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場,配套15萬平方米商業中心、18萬平方米辦公設施和6萬平方米五星級酒店。定位於建成世界上最具規模、最具水平、最具競爭力的會展綜合體。

中國贏了:出國買買買,不如在家門口引入國際品牌和企業,拉動咱國的消費

那麼,咱開放了中國市場,對自己有利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在拉動經濟的動力中,投資、消費、進出口向稱“三駕馬車”,消費、進出口是重要力量。國際進口博覽會恰在消費與進口方面意義重大。

按照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的說法,中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會保持在1/3左右,而消費的貢獻率會提升到60%,甚至超過60%,這表明,國家對消費拉動經濟的期待提高了。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中產階層逐步擴大,在全球的購買力逐步提升。一個長假,中國游客在國外開銷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新聞不絕於耳。在中國開設進口博覽會,把國際名牌、各國特產請到中國來,滿足中國更多消費者需求,在家門口集中買買買,這對中國消費者是多大的利好!

中國正在進行三大攻堅戰,貧困人口也會逐步向中等收入邁進,消費規模會有新的擴大。不斷擴展國際進口渠道,正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舉措。打開國門,把國際品牌請進來,也同時表明,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繼續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水平。

保持進出口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中國出口放緩,但是,貿易順差的現實,依然有待協調。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於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更有利於改善供給結構、引導國內企業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有一個事實,非常顯著: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有一個趨勢,也很清晰: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合於世界,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行,既彰顯了中國繼續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決心,也將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

209DA743-11BD-4F01-987E-ED77F6EE16BF.png

國家會展中心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展位空間,還有大量的會議室,可以提供論壇等。

上海贏了:新平台新品牌,打造新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目前,進口博覽會的准備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投訴及處理辦法》即將出台,將涉及有關知識產權保護投訴機構的工作信息、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投訴及處理相關規定、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指引等內容。國際進口博覽會一開始就走上了法治軌道。

上海也正舉全市之力,要將其辦成國際一流的博覽會。並與會展、商貿、旅游、文化等聯動,進一步推動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應勇市長甚至直接為上海購物打廣告:“要購物,到上海!”

畢竟,國際進口博覽會對上海也意義非凡。

2018年初,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察看國博會場館使用、改造安排,以及各項籌備和配套保障工作進展。

李強認為,“深化開放合作,關鍵要做深做精一批功能性載體平台,做出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國際博覽會正是這樣的平台,“在構筑合作發展載體平台上取得新突破,就可以帶動優勢資源集聚,撬動產業創新發展。”

努力打造上海發展的新平台、新亮點、新品牌,正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眼下的著力點。上海正著力構筑四個方面的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國際進口博覽會恰與這四大品牌都有緊密關聯。

因此,國際博覽會給予上海的,不只是一年一次的展會,更可能逐步形成上海的特色品牌。

目前,包括參展企業類型、特點、展覽規模等,開始預排各展區參展企業展位,部分早報名、早簽約的世界500強、國際知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將很快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安家落戶”。還有部分企業申請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設立長期品牌廣告、租賃固定經營場所,全方位常年展示企業產品和形象。

國際進口博覽會還設有國家文化展,隻展示,不交易,也將成為與會者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預計,國博會將有100多個國家、500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上海市商委主任尚玉英介紹,上海正全社會總動員,精心策劃進口博覽會“迎戰200天”“決戰100天”行動方案。優化完善16項城市保障工作方案,開展旅游、交通、餐飲、住宿、志願者服務等城市窗口服務培訓,將城市精細化管理落實到細節。同時,建設“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台,並開展“走進上海”投資貿易對接促進活動。

國際進口博覽會對上海是一次挑戰,更多的,還是機遇!“多贏”大戲,剛剛開始!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謝衛群 田泓 勵漪)

(責編:馮人綦、曹昆)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