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慶波
2018年03月13日05: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獲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高票通過,成為我國堅持推進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重要裡程碑。見証這一歷史時刻的港澳代表委員一致認為,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進一步夯實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保障,對堅持“一國兩制”、確保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此次憲法修正案獲高票通過,充分展現了時代所趨、事業所需、民心所向,表達了全國人民對依憲治國的高度信心。”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創會主席簡鬆年委員說。
他表示,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必須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發展。“實踐証明,及時把國家發展的成就和寶貴經驗上升為憲法規定,可以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意願的有機統一,這也是我們治國理政的一條成功經驗。”
簡鬆年認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通過國家根本法確認下來,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保障。“沒有憲法的保障,民族復興必然會淪為空想。”簡鬆年強調。
“回顧我這一生,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幫助、關心,才邁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坎,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難。跟黨親、跟黨走,是有基礎的。中國共產黨靠得住。”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宗真委員感慨道。
他認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是有先進理念、卓越才能的集合體。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人民所願、國家所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最為重要的保証。
“此次修改憲法,有利於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可以讓中國‘復興號’這艘巨輪航向始終正確。”張宗真說。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屠海鳴委員舉例說,憲法修正案將“社會主義國家”改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更宏偉,在前面定語中增加了“和諧美麗”,體現出對“現代化強國”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徹﹔在“民族關系”的定語中,增加了“和諧”,體現了對民族關系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表述中增加“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號召力、感染力更強。
“自我監督是世界性難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新增監察委員會一節,體現了中共自我監督的決心。”屠海鳴表示,此次憲法作出相關修改,明確了監察委員會的性質和地位,意味著要把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置於監督之下,今后監督制度的“籠子”將愈扎愈緊,廉政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香港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陳勇代表表示,對香港而言,國家加強法治建設、有力推動憲法實施,有利於香港的繁榮穩定。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前局長譚志源代表表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讓“一國兩制”事業在憲法層面的保障進一步增強。“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其中之一就是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這樣,‘一國兩制’就進一步被明確要作為一個長期的原則和事業去做了。”譚志源說。
“國家越來越強大,香港發展的底氣也就更足、更有動力。”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馬逢國代表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3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