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鄉村振興

2018年03月13日05: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余欣榮委員(農業部副部長)

  推進輪作休耕制度化

  “推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變革農業生產方式的積極探索,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可以讓耕地得到休養生息。”余欣榮委員說,下一步要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推進輪作休耕的常態化、制度化。

  余欣榮建議,試點應在區域上拓展。輪作方面,在東北四省區的基礎上,新增長江流域江蘇、江西等省的小麥稻谷低質低效區。休耕方面,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的基礎上,將新疆塔裡木河流域地下水超採區、黑龍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採區納入試點范圍。

  余欣榮還建議,探索輪作休耕技術,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用地養地結合的模式﹔加快形成輪作休耕政策框架,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種植收益變化,科學確定補助標准。

  (本報記者  高雲才)  

  

  陳錦石代表(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

  讓綠色能源點亮美麗鄉村

  陳錦石代表建議,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大力推廣綠色能源,讓地方政府有限的財政補貼直接用到受百姓歡迎的實事項目上來。

  陳錦石說,當前,多晶硅太陽能發電技術正在一些地方大力推廣,國家在這一領域採取了相應的補貼措施,老百姓感到這是一項惠民工程。據測算,在江蘇省,一套裝機5千瓦的光伏發電裝置,平均每戶農村家庭投資額在4萬元左右,裝機后至少可以使用15年,戶均每年的發電收入在1萬元左右,國家電網全部收購,這對裝機農戶來說是一筆相對穩定的收入。建議將這一項目作為政府的扶貧項目,加以全面推廣。

  (本報記者  尹曉宇)  

  

  朱曉東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激發脫貧攻堅兩個動力

  “要完成今年的脫貧目標,激發脫貧攻堅動力是關鍵。一方面是要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是要激發扶貧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朱曉東代表認為。

  朱曉東說,貧困地區農民受教育相對較少,文化素質較低,這既是貧困的結果,也是造成貧困的原因。改變這些地區的貧困,要從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入手,革除陳規陋習、好吃懶做、封建迷信、聚眾賭博等問題,及時填充精神、志氣上的窪地。要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戶提供便捷的生產條件,開展各類技能培訓,提升農民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樹立致富榜樣,調動所有農戶在比學趕超中,走上致富路。

  朱曉東說,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一支戰斗力強、素質高的干部隊伍,建議從多個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扶貧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

  (本報記者  胡  健)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3日 11 版)

(責編:李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