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車柯蒙)今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四次全會后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上,記者向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提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其中減稅政策會有哪些主要特點?
王軍回答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國務院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減稅降稅措施,有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在國際上也下了一著漂亮的先手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王軍指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涉稅內容,有三個特點:第一,舉措多,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涉稅內容有31處,其中今年要推進的減稅降負和稅收改革的舉措有18項,分量重,力度大。第二,覆蓋廣,稅改將惠及上億的自然人、惠及幾千萬家企業。第三,指向明,既著力減輕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稅負,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又著力減輕小微企業和工薪階層的稅負,鼓勵創業,促進消費,改善民生。
另外,談及近幾年我國出台的一系列涉稅政策,對經濟以及企業的發展的作用,王軍說:“我想,這個答案很明確,這就是國家用稅收的減法換來了企業效益的加法,形成了經濟發展的乘法。”
王軍還用三張圖表生動地展現了減稅對促進企業效益增長變化間的關系:第一張是五年稅收收入增幅的變化軌跡,呈左邊長、右邊短的V字型,說明稅收收入從下降到回升,但是回升到這幾年的高點,尚有一段距離。第二張是五年來企業所得稅增幅的變化圖,呈V字型,左邊短,右邊長。說明企業效益的回升,已經比過去最高點還長了一些。第三張是五年來稅收收入佔GDP比重的變化圖。2017年稅收收入是2012年稅收收入的1.43倍,而GDP則為1.53倍,道理就在於,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五年來下降了1.2個百分點。
“如果我們把這前兩張圖做一個對比分析,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減稅對促進企業效益增長的變化間的關系在哪兒,在這兩張V字型圖的右邊的一短一長的變化之中,也就是說,企業效益增加的長,有一部分是國家稅收增幅增長的短轉化而來的。”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