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李建國:監察法草案分為9章共69條 涵蓋7方面主要內容

2018年03月13日09:3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今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

大會進行第一項議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同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的說明。

以下為直播實錄:

李建國:

三、監察法草案的主要內容

監察法草案分為9章,包括總則、監察機關及其職責、監察范圍和管轄、監察權限、監察程序、反腐敗國際合作、對監察機關和監察人員的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共69條。主要內容是:

(一)明確監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領導體制

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草案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監察工作的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草案第二條)。 

(二)明確監察工作的原則和方針 

關於監察工作的原則。草案規定: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草案第四條)。國家監察工作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權責對等,從嚴監督﹔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草案第五條)。 

關於監察工作的方針。草案規定:國家監察工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問責,嚴厲懲治腐敗﹔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加強法治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草案第六條)。 

(三)明確監察委員會的產生和職責 

關於監察委員會的產生。根據本次大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國家監察委員會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負責全國監察工作﹔國家監察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員若干人組成,主任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主任、委員由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草案第八條第一款至第三款)。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員若干人組成,主任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主任、委員由監察委員會主任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主任每屆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草案第九條第一款至第三款)。 

關於監察委員會的職責。草案規定,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一是對公職人員開展廉政教育,對其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二是對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進行調查﹔三是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對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領導人員進行問責﹔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向監察對象所在單位提出監察建議(草案第十一條)。 

(四)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按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關於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的要求,草案規定,監察機關對下列公職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監察:一是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會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二是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三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四是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五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草案第十五條)。

(五)賦予監察機關必要的權限

為保証監察機關有效履行監察職能,草案賦予監察機關必要的權限。一是規定監察機關在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時,可以採取談話、訊問、詢問、查詢、凍結、搜查、調取、查封、扣押、勘驗檢查、鑒定等措施(草案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七條)。二是被調查人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監察機關已經掌握其部分違法犯罪事實及証據,仍有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並有涉及案情重大、復雜,可能逃跑、自殺,可能串供或者偽造、隱匿、毀滅証據等情形之一的,經監察機關依法審批,可以將其留置在特定場所﹔留置場所的設置和管理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草案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三款)。三是監察機關需要採取技術調查、通緝、限制出境措施的,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草案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

(六)嚴格規范監察程序

為保証監察機關正確行使權力,草案在監察程序一章中,對監督、調查、處置工作程序作出嚴格規定,包括:報案或者舉報的處理﹔問題線索的管理和處置﹔決定立案調查﹔搜查、查封、扣押等程序﹔要求對訊問和重要取証工作全程錄音錄像,嚴格涉案財物處理等(草案第三十五條至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六條)。

關於留置措施的程序。為了嚴格規范留置的程序,保護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草案規定:設區的市級以下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應當報上一級監察機關批准﹔省級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應當報國家監察委員會備案,留置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特殊情況下經上一級監察機關批准可延長一次,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監察機關發現採取留置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解除。採取留置措施后,除有礙調查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留置人員所在單位和家屬。同時,應當保障被留置人員的飲食、休息和安全,提供醫療服務(草案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

(七)加強對監察機關和監察人員的監督

按照“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草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監察機關和監察人員的監督:

一是,接受人大監督。草案規定:監察機關應當接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本級監察機關的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執法檢查﹔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或者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就監察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提出詢問或者質詢(草案第五十三條)。

二是,強化自我監督。草案與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相銜接,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法律規范。草案規定了對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報告和登記備案,監察人員的回避,脫密期管理和對監察人員辭職、退休后從業限制等制度。同時規定了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當行為的申訴和責任追究制度(草案第五十七條至第六十一條)。草案還明確規定: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公開監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草案第五十四條)。

三是,明確監察機關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機制。草案規定對監察機關移送的案件,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對於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不起訴的情形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草案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監察機關在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証據時,應當與刑事審判關於証據的要求和標准相一致(草案第三十三條第二款)。

四是,明確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草案第八章法律責任中規定: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反規定發生辦案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安全事故后隱瞞不報、報告失實、處置不當等9種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草案第六十五條)。草案還規定: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給予國家賠償(草案第六十七條)。

(責編:溫璐、曾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