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監管新格局: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人民網記者 李彤 章斐然 羅知之 楊麗娜 趙娜 梁軍

2018年03月15日00:5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金融機構改革,靴子落地。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至此,“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大幕落下,“一委一行兩會”新格局逐漸浮出水面。

“能夠進一步防范風險,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理順了金融活動的利益關系”……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機構調整有利於加強黨在金融領域的全面領導,監管思維變革和細則的落地更值得期待,兩會合並是改革的一大步,后續仍有空間。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長楊小平看來,這次金融監管調整,既動機構,也動職責。不是機構之間的簡單“合並”和“拆分”,而且體現了協同監管、綜合監管、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全新理念。他認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牽涉面廣、系統性強,很難一蹴而就,需要不斷適應業態發展變化,蹄疾步穩,循序漸進。

“銀保合並解決了以往同業業務涉及銀行與保險兩個監管部門時,單個監管部門穿透檢查比較困難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進出口銀行雲南省分行行長戴世宏表示,銀行與保險在監管理念、規則、工具上具有相似性,都是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金融監管,銀保合並有利於整合資源,降低監管成本。防止企業通過跨市場行為過度加杠杆,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近年來,多次出現金融監管部門以喊話“野蠻人”的形式,來敲打金融機構“擦邊球”的行為,回應市場異常波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業務跨界融合的趨勢,“誰家的孩子誰抱走”各管一段模式,已難達到監管預期。

對於方案中提及的“職責整合”,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徹底實現混業化監管,而是強調機構主營的分業監管和統一監管有機結合,提升銀行業和保險業的主業經營能力。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還指明,將兩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的分開,讓‘裁判員’和‘運動員’各歸各位。”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行長梅世文表示,這有利於理清制定宏觀審慎政策和進行微觀監管的邊界,更好分清職責,減少監管套利。

隨著改革方案的落地,金融監管“一委一行兩會”的架構日漸明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從2017年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到此次金融監管機構調整,進行宏觀整體設計、完善金融類信息統計、重大事項協調監管,是對深化改革、防控風險工作的進一步細化。下一步,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要無縫銜接,在中央統籌的前提下給予地方金融監管適度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袁建良認為,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合力的體系,讓監管層次更加豐富、脈絡更加清晰、重點更加明確、監管范圍更加廣泛。

“監管機構調整,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也是利好,能夠進一步保障投資人權益。早前,一些保單銷售在銀行櫃台進行,中間就出現過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銀監會湖北監管局局長賴秀福說,銀保合並在保障投資者權益上也是提升。

(責編:李棟、袁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