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5日06: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
|
謝敏豪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
社會上普遍存在著“重醫療、輕運動”的觀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不僅要採用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這樣的醫療方案,還應該強化主動健康思想,把疾病防治的關口前移,將全民健身作為主動健康的手段。據統計,在運動健身中多投入1元錢,就能在醫療中減少8—10元的投入。因此,要多舉措並行,讓廣大民眾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配合合理營養的膳食,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本報記者 李 碩整理)
劉艷代表(台盟中央常委、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
完善健康大數據平台建設,加強健康大數據開發、共享、應用,是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各地基層醫療機構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醫療衛生服務和管理,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率先建立“醫聯工程”信息平台項目,既減少了重復檢驗檢查,降低醫療費用,又實現了政府對醫院實時數據的監測分析。建議在全國層面加速推進醫療數據標准化處理,實現醫療大數據跨機構、跨地域交互共享和醫療服務協同。
(本報記者 郝 洪 杜尚澤整理)
馬秀珍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目前,寧夏已初步建成了遠程醫療網絡,從根本上保障分級診療的工作機制常態化。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有助於緩解優質資源不足的問題,幫助西部地區百姓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建議在寧夏設立西部地區“互聯網+醫療”運行試點,利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摸索出一套適合西部地區的、高技術、低成本、高效率、患者高滿意度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
(本報記者 王君平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