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9日05: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程京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強化出生缺陷干預力度
兩孩政策實施后,出生人口數增加,出生缺陷兒的總數相應增加,此外,高齡產婦人數比例增加,高危產婦較多,這些都使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增加。因此,加大干預出生缺陷的力度勢在必行。
遺傳因素在出生缺陷疾病中佔比高達30%—40%,常見的出生缺陷疾病譬如遺傳性耳聾、地中海貧血等都是遺傳造成的,這類單基因遺傳病如果可以在孕前、婚前就得到干預,將大幅降低出生缺陷兒的誕生。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恢復婚前檢查政策,實施出生缺陷一級預防,把好出生缺陷防控的第一個關口,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人口素質。
(本報記者 賀 勇 王昊男整理)
柳磊代表(遼寧証監局局長)
發揮期貨功能服務實體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期貨市場的發展。去年以來,遼寧証監局圍繞發揮期貨功能,精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廣“保險+期貨”、場外期權等工具,探索破解“谷賤傷農”這一老問題的新途徑。遼寧証監局推動期貨機構和地方政府部門在遼西北地區6縣推廣玉米等品種的“保險+期貨”和場外期權等試點,讓參與的農業企業和農戶看得懂、用得上、得實惠。
此外,還要注重人才培養,人才是期貨行業和產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我們推動期貨機構和地方院校加大期貨人才自我培養力度,舉辦人才訂單班,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培養和儲備一批期貨后備人才力量。
(本報記者 何 勇整理)
高新才代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
“嚴”字當頭管控地方債
現在地方債務很多是因為融資形成的,投融資行為沒有被納入預算中,債務底數並不清楚。雖然通過實行債務置換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了部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但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屢禁不止,風險仍不容忽視,呈現出舉債規模較大、舉債主體多樣、隱蔽性強等特征。
地方政府舉債主體除了政府部門和機構,還包括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等。建議在做好摸底審計基礎工作的同時,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由地方人大審查批准。完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會公眾通報債務的借、用、償還情況。
(本報記者 楊 倩整理)
蔣立虹代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
提升西部醫療服務能力
西部欠發達地區醫療服務能力與發達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人才仍較為匱乏。二是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相對低,醫療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三是現行醫療服務體系難以應對慢性病高發等健康問題。
建議適當提高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補助標准,建立補助標准的動態調整機制﹔繼續加大對人才隊伍培養的支持力度,對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試點培養名額和經費給予大力支持﹔加大支持培育三級綜合醫院,重點加強學科建設和提高疑難危重病診治能力,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提升。
(本報記者 楊文明整理)
曾慶洪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發展新能源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迫切需要。預計到2020年,電動汽車佔整體汽車產銷的10%,到2025年預計達到20%。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面臨停車難、充電難、事故處理難、廢舊電池報廢難等諸多問題,亟待施策應對。建議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法﹔優化政策實施、安全管理、標准建設和技術合作,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瓶頸﹔加強充電設施建設,推進電網升級﹔加快配套設施布局﹔鼓勵網絡共享等商業模式創新﹔賦予新能源汽車路權優待,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體驗和社會認同。
(本報記者 羅艾樺整理)
高春艷代表(黑龍江牡丹江穆棱農技推廣中心主任)
扶持農業合作社加快發展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新時代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牡丹江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到2253個,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
建議繼續加大對合作社在財政支持、項目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讓更多惠農政策和資金資源向具有帶動能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創新創業制定特殊扶持政策,特別是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領域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精准培訓投入,適時組織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等活動。
(本報記者 方 圓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9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