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利民代表:乘鄉村振興戰略東風 走好共同富裕路

2018年03月19日18:4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喬立遠、白鴻濱)“幸福生活是跟著黨奮斗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呂梁市賈家庄村黨委書記邢利民接受本網專訪時開門見山。邢利民表示,賈家庄村要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走好新時代的共同富裕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邢利民在代表團駐地接受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 喬立遠攝)

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一步一個腳印干起來

“村西濕澤村東干,村南村北鹼荒灘﹔有女不嫁賈家庄,嫁到賈庄受恓惶”,流傳的民謠再現了賈家庄村過去的貧窮落后。

“艱苦創業不畏難、治水改鹼拔窮根”,上世紀50年代,賈家庄靠著這種精神,治理好2800畝鹼地,水地面積從80畝發展到3300畝。60年代,賈家庄開始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后,賈家庄鉚足了勁發展集體經濟,一口氣辦了20多個企業。到90年代,賈家庄村集體經濟實力迅速壯大,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一步一個腳印干起來。”邢利民堅定的說,“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得住方向,找得准路線。”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村集體要有個好家底

“手中沒把米,喚雞都不靈。”這是邢利民43年農村工作的直接體會,如果村集體沒有一點經濟基礎,想給群眾辦點好事實事,也隻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上世紀80年代,賈家庄面對集體企業家底小,起步艱難的問題,邢利民響亮地提出“不當百萬富翁,要建億萬富村”的口號。在他的倡議下,村裡的主要干部全部捐出了個人企業,退出承包的土地,集中精力為集體辦企業,為村民稿服務。

賈家庄在一無礦產資源、二無區位優勢的條件下,從實際出發,滾雪球式的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目前,已形成建材產業、白酒產業、綠色農牧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四大產業結構,有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7年,賈家庄全村集體固定資產近6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萬元。

現在,賈家庄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精心打造國家4A級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邢利民堅信,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也必將給賈家庄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繼續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責編:朱江、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